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52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雷雷 《文教资料》2011,(11):15-16
女性反叛形象是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体,女性的反叛行为,一方面,对于女性本身,使她们得到了更加自由的外部环境,以及可以独立自主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当反叛的发生与社会类型的转变同步时,叛逆行为将融入社会变革的力量,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力。任何叛逆的姿态在反叛行为的性质发生改变时就被消解了。但是人类个体骨子里面天生的"不盲从,不反对"的反叛性,是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的最贴近人性本真的特质。或者说,贴近人性的本质,就是对现世的秩序的反叛。  相似文献   
22.
昊晓亚 《文教资料》2011,(29):69-70
通观现今小学生作文,情感匮乏,个性失落.特别是那份可贵的童真.来自心灵深处的本真情感已经很难找到,造成作文的空洞与伪饰。因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思索、实践,提出几点做法:鼓励孩子用真实的目光看这个世界;呵护孩子朴实的心灵;和孩子一起寻找童趣:多体味朴实的学生语言,以凸显作文中的真实与个性,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3.
熊生贵 《今日教育》2011,(10):40-42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围绕“三维目标”的各种讨论一直是新课改推进中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4.
面对新课改,许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我们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新课标跟过去的大纲相比,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更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更重视情感体验,回归母语学习的本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静下心来思考,巧妙结合,才能真正走进本真的语文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5.
对中国传统"人文"本真意蕴的理解,存在着主体论和本体论两种不同视野,前者偏重于政治道德,后者偏重于自然哲学.在先秦时代,两种视野是互相依存,互相通融的.在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传统"人文"本真意蕴存在着遮蔽和去蔽的双重现象.揭示传统"人文"的本真意蕴,为理解传统人文思想打开一条澄明的路径.  相似文献   
26.
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朴实的本色,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本色语文充盈着教师的智慧,洋溢着教师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是灵动生成的,给予学生的是精神的愉悦.走向简约,就是走向语文教学的一种高境界,就是走向语文教学的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27.
萧红的乡土小说十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本真感悟。她凭着对家园故土、东北黑土地文化及家乡“子民们”生存困境的本真描绘和在创造中自由自在的艺术追求,在众多乡土作家中独树一帜。可以说,故土情结玉成了萧红小说的成就,而她的成就又构建于她写家乡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挣扎。她自觉秉承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但与鲁迅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8.
语文课程在小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对于学生的未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部分语文课堂已经失去本身的实质性意义,过于浮夸,没有真实感。本文针对语文课堂呼唤生命的本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呼唤语文课堂关注学生,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29.
黄厚江提出的“本色语文”强调“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其中,“语文本原”是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是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本色语文”揭示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追求实实在在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追求智慧而充实的课堂对话;追求朴素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30.
冷冶夫  刘新传 《传媒》2007,(11):65-66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虽然仍有不少作品在国际上捧回大奖,但大众收看纪录片已经转入低谷.怎样走出低谷,发挥纪录片本真的潜质,摆在了所有纪录片人的面前.纪录片商业化制作将是一条出路,也将为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