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主人公的艰难爱情。  相似文献   
12.
13.
正201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联合发行了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图1是首日挂号实寄封,其中编号为(2-2)的那枚巴黎塞纳河上东眺西岱岛的风光邮票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从小在上海长大,黄浦江畔的涛声载着我儿时的梦想渐行渐远。离开交大的校园,便开始了在国内纵横九  相似文献   
14.
15.
矛盾表达法,是用一组前后矛盾或不协调的词、短语、句子互相修饰,限制或搭配以形成强烈对比的一种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法在外语中比较常用。例如,在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巾,奥赛罗轻信谗言,错杀了清白无辜的妻子。但他认为自己维护荣誉的动机是正当的,因此他说:“要是你们愿意,不妨说我是一个正直的凶手。”“止直的凶手”就是矛盾表达法的妙用。再如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凯普来物家的花园中第一次幽会时难舍难分。朱丽叶在离别时对罗密欧说的话也用了矛盾表达法。“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清,我真要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  相似文献   
16.
尊严的底色     
伊扎克.帕尔曼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生于以色列,后移居美国。他4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少年时期,帕尔曼在纽约的朱丽叶学校学习,每个星期日,他部坐着轮椅去不远的滨河公园拉琴,换取生活费。有一个星期日下午,  相似文献   
17.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两位剧作家汤显祖和威廉·莎士比亚的爱情剧作,是中西方文学史上经典的作品。两部作品均讲述了反封建,追求自由的爱情故事,但在主题、人物塑造和结局的安排上都有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两部传世巨作。  相似文献   
18.
正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外国作品是课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素材,想要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这些作品背后的深意,需要教师们在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上做出革新。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高中语文外国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多向解读策略在给学生讲授外国文学作品时首先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跨文化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较为准确而深入地了解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基调往往又是解读一篇文章的根本。想要化解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在文  相似文献   
19.
东方戏剧《牡丹亭》和西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均为爱情而造文;剧中主人公.的形象,几百年来给读者、观众尤其是青年男女以心灵的震撼。两剧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现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也不同,但审美作用、教化功能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意浓郁的爱情悲剧,它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封建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它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人们追求幸福,张扬个性,向往美好的未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的诗化语言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