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19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朱自清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古典学研究方法集中在三个方面:古典诗歌、古典诗论和古代经典。他对古典诗歌采用集释、参证、分析、考证的方法;对诗论采用考辨的方法,重实证;对经典则从“变”与论辩、社会化、比较论说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这三都紧扣古典学的本土和时代特征,求真实好,在慎思明辨中,形成自我的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82.
最近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不禁连连吃惊。一切都似乎是偶然的,当我对文章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抛出第一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时,我原先的预想是,学生经过预习,也查阅了若干课外参考资料,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说“由于政治的原因”,我也准备就顺水推舟地将这个简单的问答一下了结(老实讲,还想介绍  相似文献   
83.
84.
"燕子走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读着朱自清的《春》,我顿时领悟:世界万物都有规律。白天、黑夜,炎夏、寒冬,也许人们正是因为过惯了这循规蹈矩的生活,世界便少了欢笑,多了忧愁;少了感恩,多了仇恨,人们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万物都显得平淡无奇。  相似文献   
85.
春天的速度     
徐迅 《中文自修》2011,(Z1):15-16
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许多人对此充满了信念,其实撇开理性,雪莱仅仅是叫我们提防着——春天的速度。  相似文献   
86.
朱自清先生作为五四时期教育先进分子,在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抱有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怀有信仰的先进理念并以此开展了春晖中学的教育实践。这种理念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对于处于现代化社会语境下的教育而言,是难以企及的高度,也为我们思考当下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7.
“五四”以来,新一代青年的骨肉亲情反映着新的社会内容,带有新的时代特色.朱自清的亲情类散文名篇《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主要笔调在倾诉家庭离难之苦,真挚地倾诉了面临社会动荡,家道中落以后的离难之苦和对索人的思念.本文试从这类作品的分析中谈谈如何加强学生对此类文章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认识亲情的可费和美好.  相似文献   
88.
提起闻一多,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甚至可以娓娓道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说到云南边城蒙自,中国人又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89.
在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秦淮河被作家称为泛着“蔷薇色的历史”。私以为这个形容是极为精准的。当你漫步在南京这个同样历史悠久、富于传说的城市中时,当你亲见“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时,当你被这座城市那洋溢的中西交融之气质所震撼时,便知道华彩金陵名不虚传了。  相似文献   
90.
李欣雅 《知识窗》2011,(3X):44-45
<正>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困惑着我们,总给人一种盲目、高耗低效的感觉。一提到写作,大多数学生就叫苦不迭,勉强写成的作文语言苍白、内容空泛,让老师改起来也是"痛苦不堪"。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笔者以为,一定要重视阅读。朱自清先生曾说:"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当代作家余华也说过:"一个好的作家,首先是一个很好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