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指的就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足语文味呢?最近,笔者在杭州聆听了全国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蒋军晶老师的一堂课,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语文味。一、"读"占鳌头——让读饱满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2.
张宝婧 《兰台世界》2013,(13):122-123
<正>李叔同(1880—1942),原名李岸,叔同是他的号,浙江平湖人,是我国近代音乐家、书法家、画家,也是中国近代话剧的先行者之一,在各艺术领域皆有高深造诣。1905年他东渡日本求学,1910年回国从事音乐教学和文艺工作。1918年8月李叔同在杭州的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号弘一,于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李叔同才艺满腹,诗歌、书法、绘画、篆刻、话剧、词曲几乎无所不能,特  相似文献   
103.
一年一度,金风送爽。2006年教师节,我们该为广大教师奉献些什么?讨论再三,我们决定推出这样一个“专辑”:社会各界的人士怀念自己恩师的章。我们每一位老师现在既是人师,也肯定有自己的恩师,希望这佯一组章能在你的情感世界激起一些涟漪……[编按]  相似文献   
104.
正因为李叔同早年的许多照片能够幸存至今,我们才能更直观地领略到其多才多艺的风采。那么,这些至少有数十张之多的照片,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这不仅取决于丰子恺的努力呵护,也取决于当年—位“天津某居士”的精心和有意识。这个少为人知的史事过程,至今细品仍令人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05.
106.
张清平 《师道》2004,(8):49-51
八十多年了,回望春晖,耳际似有轻浅的笑声,眼前朦胧着灵动的身影,心中涌起的是淡远的暖意  相似文献   
107.
欧阳长桥 《收藏》2012,(11):104-107
两年前,我从天津博物馆到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主持筹建工作仅月余,即应邀参加了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8.
《甘肃教育》2008,(18):F0002-F0002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生于天津,1906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音乐。191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09.
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年里,李叔同经常去他的高徒丰子恺家里。丰家有把藤椅,每次来他都坐在上面。然而,每一次坐上之前他都要轻轻摇动一下那个椅子。有一天,丰子恺终于忍不住了,问他为什么。大师说:“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许多小虫。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  相似文献   
110.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