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读写》2014,(10):17-17
呕心,形容费尽心思,多用于形容文艺创作用心过度。 李商隐《李贺小传》:“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一’描写的是唐代诗人李贺写诗用心的情景。  相似文献   
22.
唐诗的繁荣不仅体现诗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与其广泛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有很大的关系.中唐诗风转变与传奇小说的兴盛有很大的关联.李贺处在中唐诗风转变的关键期,其诗歌在意象选取、创作手法以及诗歌风格等方面深受小说的影响.通过考察李贺诗歌与小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与小说两种文体之间的影响与交融,以及李贺在中唐诗风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23.
写在前面初到西北,我膜拜的是这一片堆积历史文明的皇天后土,感叹于这神奇土地上文化积淀之厚重;而今,我膜拜的还有这里的一群人,感叹于他们追求科学的献身精神。这批生活在祖国西北地区的创业者,将自己的人生默默植根在这块经济并不发达的土地上,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不断探索和耕耘,丰赡地活出了自己生命的内涵。且让我们深情地记住他们,在时代的潮流中摒弃时尚、不图虚荣、脚踏实地、寄一腔挚情于祖国的——科学中国人。致敬,大西北的优秀儿女!  相似文献   
24.
李贺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鬼才”,其诗的确充满非同寻常的构设。以中国传统文化所谓“三界”的区分衡量,李贺总是“师心作怪”,将神界、人界、鬼界三个不同等级的宇宙空间编织在同一“时空”,从而展现自己所梦想的“自由世界”,以“放纵”自己被压抑的灵魂。  相似文献   
25.
李贺诗歌的情感特征是恨,恨人生不得意,推己及人,也恨天下不公平,为苍生鸣不平.对恨的解脱使李贺对时间特别敏感.恨使李贺的诗歌形式独特,李贺诗歌代表性的意象是"玉石".  相似文献   
26.
朦胧美就是具有朦胧意境的事物所产生的美感。李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朦胧美的表现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他善于隐没意旨,并在遣词造句,比喻、通感、典故神话等手法的运用和虚实结合这些方面来表现诗歌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27.
李贺是个有着为国建功立业远大志向、抱负的天才诗人,却应举遭阻,仕途受挫,使其报国无门,有才不得施展,再加上体弱多病,使其备受磨难打击,从而形成近乎病态的心理个性,由此形成其诗歌特有的奇崛冷艳,朦胧晦涩,虚幻荒诞的病态美特征。  相似文献   
28.
《聊斋志异》中的红颜知已情缘是作家在现实情感存有缺憾与科场失意后的自我设计与自我疗救。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最重要的品性是其对书生人生价值、学识举业的认同;男性形象的性格主体是具有“情痴”的特性。作津津乐道于此的原因一是科场蹬蹭后翘盼知已奖掖的真实心态的反映;二是对现实情感缺憾的艺术补偿。从化品味上分析,这类内容的小说实出于作家泄导郁闷、平衡心理的游戏动机,作家虽自比屈原、李贺,但相比之下,他对知已之情的理性认识却略显偏狭。  相似文献   
29.
唐代诗人李贺描写音乐演奏的诗歌,想象奇特,思路奔放、跳跃,注意从音乐效果上表现一种神奇的意境,并运用通感手法塑造形象,大胆突兀,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他的诗歌激情洋溢,色彩浓重,语言峭奇,富有象征性,创造了一种神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中唐诗人李贺和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美学追求的比较,发现二人在诗歌创作内容、创作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点。他们的诗歌都崇尚“以丑为美”。他们的美学追求都与各自时代中西传统的美学观相悖。本文对他们美学追求的相似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