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子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李白35岁客游洛阳时写下的一首绝句。其时为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离开西蜀已整整十年了。这十  相似文献   
72.
【春日寄语】3月,春天来了。春天,是七彩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春天,是温暖的季节,小河解冻,杨柳青青,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还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快快列出你的计划吧!在这个春天,来一个崭新的开始吧!  相似文献   
73.
自古以来,杨柳就在文人墨客笔下频频出现,诗人词人借之或歌春景,或咏愁肠,或斥狂妄之辈,或颂兢兢之修为,或惜韶光,或话别情,或诉凄凉,或说沧桑……不一而足,杨柳所表达的意义可谓多矣。  相似文献   
7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杨柳妩媚婀娜,摇曳多姿。它诞生于《诗经》这方沃土里.茁壮于陶渊明的草庐旁,繁荣于唐诗宋词的艺苑中,历来为诗人画家所钟爱,为文人墨客所青昧。千百年来它寄托了多少相思离愁,又承载了几多羁旅情怀。  相似文献   
75.
清晨,晶莹的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折射着七彩的光晕,这缤纷的色彩张扬着斑斓的韶华,每一缕光芒映入眼帘,贲张着我从未有过的热情.这热情来自对工作的热爱,更由于此行目的地的吸引——被有关专家和领导给予充分肯定的铁岭县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农科教统筹发展的载体,他们在铁岭县相关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走出了多形式、多功能、  相似文献   
76.
班马离群之马。语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晋齐交战,齐侯因形势不利连夜撤军逃遁。师旷报告晋君:鸟雀的叫声,意味着齐军已逃遁。邢伯对中行伯说:我听到班马之声,这说明齐军已经逃遁。叔向也报告晋君说:城上有乌鸦,意味着齐军逃  相似文献   
77.
版画艺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写照,也是艺术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可行方式之一. 版画艺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写照,也是艺术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可行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8.
雷平 《现代出版》2008,(5):72-74
在当今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文化史研究堪称奇葩,从20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余年的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在20世纪80年代达致极盛,其时有所谓“文化热”之说。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的语境中,文化史研究逐渐沉寂下来。但此种沉寂却绝非没落,而是在众声喧哗之后渐趋理性、圆融和睿智。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仍然有那么一批学者坚守着文化史研究的立场,并不断在文化史的“写法”上开拓创新。由何晓明先生主持纂修的《中华文化事典》即是近期文化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79.
邓蕙 《天津教育》2013,(7):19-21
天津古镇杨柳青,素以展现古朴民风的杨柳青木版年画闻名于世,此外,当地的剪纸、风筝、砖雕、石刻、花会等民间艺术形式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民间艺术中所描绘的喜乐富足的生活场景和由此营造出的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文化氛围,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使他们形成了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积极人生态度。这就是美的熏陶对人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