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标志的来历     
庄林 《世界文化》2002,(6):40-40
它们经常出现在电脑键盘、书本,报纸和杂志上。这是些人们熟知的,最普遍和最常用的图文标志。它们比文字更加简洁明了,使人们生活变的更方便。每个标志都有自己的故事。你是否知道它们各自的来历和代表的意义? 和平标志:一个全世界人都认识的标志,象征世界和平,同时表示反对核武器。这个标志将字母D和N(核裁军的打头字母)合在一起,最初是在国际舰队上作为信号的旗帜上使用。一些史学家认为,它是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伯兰特·罗素发明的。根据这一说法,和平标志的首次使用是在1958年英国的一次反对发展核武器的示威活动中。但它被选为和平标志,在全世界得到普及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该标志尤其代表博爱和兄弟情谊。  相似文献   
82.
蔡宁  蔡雨蔓 《收藏》2006,(4):116-118
中国的核军工开始于1954年,经过了10年艰苦奋斗的创业期后,先后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从1966年起,中国的核基地陆续迁移到中西部地区,到日前为止,中国已经建成了3个大型核工业基地,建立了一大批有规模、有纵深、成配套的核工业生产、研制、研究、实验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核科技技术人员,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技术,拥有了一支现代化的核武装,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我。中国核军工系列纪念章就是这一光辉历程的特殊记录。  相似文献   
83.
亲触核武器     
《科学与文化》2007,(8):8-9
1945年8月6日,美军的一架B-29在广岛上空抛下一个身形庞大的"男孩儿"。这不是圣婴降临,而是死神从天而降,大半城市迅即毁灭,强烈的爆炸和随后的辐射危害至今已导致20多万人死亡。广岛的这一次轰炸是人类历史上首次  相似文献   
84.
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统领下,我军从解放初期贫乏的基础上起步,到今天不仅拥有现代化常规武器,而且拥有战略核武器,从而使我国建立起坚强的国防体系,争得了稳定的建设环境,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国防科技战线之所以能战胜重重艰难,冲破层层阻力,取得一  相似文献   
85.
1945年7月16日凌晨5时30分,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沙漠的一声巨响,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核时代。从此,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核武器成了永远悬挂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今,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依然飘荡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的蘑菇云不仅没有使世界各国望而却步,反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迈进了核门槛。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的重心,亚太地区核武器发展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近年来,震惊世界的消息更是不断传出,先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98年进行了核军备竞赛,接着,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又凸显出来。这些事态的发展,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高广东 《知识窗》2006,(7):14-16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的上空爆炸。顷刻间,广岛变成一片废墟,完成这一轰动世界壮举的就是美国B29战略轰炸机,它是当时轰炸机的典型。二战以后,核武器成为战略威慑武器得到苏美两国的高度重视,大型战略轰炸机作为载机,成为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两国都极为重视战略轰炸机的发展。这里分别介绍一下美、俄两国现今战略轰炸机的概况。  相似文献   
87.
如果随时都面临恐怖分子的核威胁——不仅是对美国,对全世界来说这都将是一场噩梦。恐怖分子将如何实施他们的计划,而我们又该如何阻止他们呢?  相似文献   
88.
冷剑 《知识窗》2007,(8):38-39
50年来,美国终于就要登上核武器霸主的地位。也就是说,俄罗斯已经无法与美国相抗衡。如果爆发冲突,美国能够快速地打击俄罗斯的领土.而不会受到报复。俄罗斯对此将毫无还击之力。这大致是美国最近一期《外交》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89.
蔡丽娟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23-25,18
本文根据毛泽东及其同事在历史上的论述,以及中国对待核武器的实践,分析了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认识.得到的结论是:毛泽东藐视核武器的军事作用,重视其政治作用,并承认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90.
江河 《课外阅读》2007,(4):44-45
也许,在未来的战争中,子弹和炮弹将会像弹弓和石块一样落后,高速激光将成为战争的主角;在战场上,连天的炮火将被纵横交错的激光束所取代,有些激光束,甚至来自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