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2篇
教育   314篇
科学研究   29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SPOT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分析了1999~2008年珠三角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计算了Moran’s I系数与半变异子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植被NDVI年均值呈现出了"升-降-升"的波动增长过程,近10年来NDVI年均值共计增长了9.2%,珠三角核心地带的城市连绵区植被地表由于强烈的人为干扰退化较明显,而外围的山地植被NDVI正在发生着明显的正向变化,形成了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NDVI在全局范围内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但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性分化,135°(西北-东南)方向上NDV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随机因子所导致的空间变异仅占系统总变异的19.7%,结构性因子在珠三角地表植被空间异质性中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快速城市化区域地表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延庆县上辛庄径流试验站两年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可以明显抑制径流、土壤的流失强度,并且可消弱坡度、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同时,30%的植被覆盖可能是该区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临界值;污染物的流失强度随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与径流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即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降低,说明植被措施对污染物流失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径流泥沙而起作用的,但植被措施对不同污染物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3.
江水炖江鱼     
陈彦斌 《钓鱼》2008,(13):62-63
黑龙江一路蜿蜒流淌几千里,最后从俄罗斯境内流入鄂霍茨克海,江两岸茂密的森林和植被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江海的贯通,给各种鱼类的涸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有了美味的“龙江鱼”。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绝对不可能有鲤鱼卖到60元一斤的价位,而哲罗鱼要卖到80元一斤,何况还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相似文献   
24.
长江南京段,沿江两岸有不少地段有芦苇滩,江中数个岛屿周边芦苇滩更多,每年入夏进入汛期以后,芦苇滩植被被淹,由于植被中有鱼儿爱吃的天然饵料,当水位升到一定高度时,江中的鱼儿就进入芦苇滩觅食,是手竿垂钓的好时机。在芦苇滩垂钓的主要鱼种有草、鲤、鳊、鲇、青、鳜等,且个体比较大。在芦苇滩垂钓,由于受环境制约,鱼体又大,野性又足,所以钓具、垂钓方法与一般饲养塘、沟塘野钓均有较大区别,笔者根据多年在芦苇滩垂钓的经验归纳后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微波遥感获得的土壤湿度数据分辨率一般不高,不能满足流域尺度上中高分辨率的土壤湿度数据的需求.基于此,采用8天合成的LST数据MOD11A2以及16天合成产品MOD13A2 NDVI数据与10km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其进行降尺度处理获得1km土壤湿度数据,同时对其进行验证,分别求得10km分辨率和1km分辨率的TVDI,判断土壤湿度数据与TV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km分辨率湿度数据与TVDI之间相关系数为0.91,而10km分辨率湿度数据与TVDI之间相关系数为0.36,降尺度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土壤湿度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6.
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250m分辨率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最大合成法分别获取6、7、8月NDVI值,然后对6、7、8月NDVI值采用均值法获得年平均NDVI值,利用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用退化率做出植被覆盖的变化,再结合DEM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植被覆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0...  相似文献   
27.
立足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型,从教学目标、学情、教学评估工具、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6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探究丹霞山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8.
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认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时序变化特征,对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MOD13Q1数据产品和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Hurst指数,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时序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植...  相似文献   
29.
自从卫星遥感技术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热岛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反演了自贡市2000年和2009年城区地表温度的基础上,提取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Fv)和不透水面(ISA)。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自贡市的不透水面对城区的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时间上两大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有差别,2009年不透水面对地表温度起的升温作用较2000年更大,2009年植被覆盖度对地表温度产生的降温作用更小。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贡市还需加大城市绿化才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30.
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1982-2006年NOAA/AVHRR NDVI和2000-2012年MODIS NDVI两种遥感植被数据以及同期站点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对重叠观测时期的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对NOAA/AVHRR NDVI数据延长插补,分析黄河源区1982-2012年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海拔在3 000m以下和4 500m以上地区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差,3 000~4 500m地区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变化上呈增加趋势,但在2000年出现突变点,2000年之后增加速率约为之前的2倍;植被覆盖在整体增加的背景下,也存在零星的退化现象,而在西部高海拔和北部较干旱的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植被覆盖的增加仍存在着较大的年际波动,并不稳定;相对于降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属于热量限制型生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