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古代书法家对同一个字的楷体书写,结构基本相似,只是笔画形态的处理有区别,这就是汉字楷书的异体同构原理。所以学习汉字楷书关键在掌握其结构。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支点,这是汉字的"宗",其他的体例包括现代适用字体都万变不离其宗。写好毛笔字还需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如内紧外松,穿插避让,注意重心平衡等。  相似文献   
42.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古到今,被世人称为中华之瑰宝。汉字具有别样的形貌、独特的魅力,写好汉字对于初学书法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可在当下的教育中,常常忽视对毛笔、钢笔、铅笔"三笔一体"的书法指导及训练,学生的"三笔字"各为一体、风格杂糅。因此,本文基于范本对"三笔一体"的书法教学以欧体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43.
楷书是书法字体之一,从古至今,成为人们学习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学习楷书,对学习其它字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就是从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角度对楷书艺术进行简单明了的图解分析,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的练习楷书。  相似文献   
44.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正书或真书,为正体字的别称。字体方正,笔画平直,犹如子贡在孔林(图1)所植楷树那样挺拔之风骨,含有"楷模"之意。北宋《宣和书谱》载,"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钟繇,  相似文献   
45.
《收藏》2012,(7):156-157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石人等别名)小楷《金刚经》传世鲜有露面。北京匡时2012春拍"明遗民书画专场"征集到一件傅青主的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年湮世远,精光秀骨,容庚小篆题册耑,邓以蛰为之不惜"米颠据舷",严群将之与傅山传世名作《百泉帖》并列为"傅书双绝",往圣先哲无不击节称赞。谈到傅山书法,人们常常会想到他论书"四宁四毋"的美学观点,想到他那恣肆飞动的狂草。在他的  相似文献   
46.
李仁友先生的行楷中堂,主文突出,跋文精到典雅,是写得不错的一幅作品。特别是小楷,写得颇有韵味。作者主文大字写得比较沉实,但点画似不精到,还需要在临帖上多着意。从作品看,作者有扎实的基本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7.
走进行书     
一、行书认知与赏析 你知道吗?其实楷书、行书、草书在用笔与结宇方面有着很多共通之处,所以人们常说”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奔”。的确,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书写时既具备草书书写快捷的长处,又避免草书过于减省潦草而难于辨认的缺点及楷书因端正精到而书写速度慢的不足。  相似文献   
48.
在书法史上曾有许多书家、学者专门著文立说来研究楷书的结体,但大多是从专业的角度立论,而不能上升到具有共性的、辩证的、整体的理论高度去指导具体的书写;并且在具体的书法实践中也往往出现一些不符合基本审美规范的错误认识和观念,从而直接影响了书写能力与审美意识的提高。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书法教学实践对楷书的结体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49.
林丕泉先生书写的《九成宫》楷书临作,结体合理,字形稳重,通篇字体大小统一,笔画老辣厚重,可看出作者在颜体楷书学习  相似文献   
50.
周明书法.尤擅楷书且以小楷最见精能。字体安详静穆,严整秀拔.功力深厚扎实,刚健驭柔,决无拔剑弩张之态;沉着顿挫.深具浑穆厚重之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