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王勇 《兰台世界》2008,(9):46-47
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依法利用人事档案,更好地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加速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需要人事部门和档案部门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符合人事档案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强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62.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长期扩大的趋势,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必然引起两极分化而激化社会矛盾,而走平均主义的老路,必然使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我们不能走平均主义的老路,要正确对待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的二重性效应,客观谨慎地认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充分认识非效率收入的危害性。通过发展经济、科学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营造平等竞争机会、规范非效率收入、加强法制建设、关注三农问题等手段,妥善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63.
主题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题材的处理和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从读者角度看,正确无误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是正确理解作品、乃至正确认识作者的重要手段。苏轼的《前赤壁赋》主题历  相似文献   
64.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力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  相似文献   
65.
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应当属于智育的范畴,而不应当用美育来淡化它,更不能用德育来统辖它。  相似文献   
66.
张婧 《高中生》2008,(13):15-17
所谓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而财商则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7.
在今年第1期《老年大学》版上,我读到了吴爱兵老师撰写的《教学体会一二三》,文章详细介绍了他教授孙辈教育课的经验和体会。作为孙辈教育班的一名学员,我也想从自身角度,谈谈对这门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68.
定位问题十分重要,找准定位是干好事业的前提。正确认识老年教育的定位问题,关系到兴办老年教育的指导原则和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9.
科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夏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  相似文献   
70.
新课程必修④《哲学与生活》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框中提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