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本文就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2.
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由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筹办的“周恩来在上海——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图片史料展”于3月5日~5月10日在该馆举行。本次图片史料展共展出展品180多件,其中图片130余张,文物30余件。展出的5件国家一级文物是: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时集合队伍用的警笛和哨子、有周恩来亲笔题字“平型关战斗胜利品”的在抗日战争中缴获日军的怀安地形图、1946年6月23日欢送上海人民呼吁和平人京请愿代表团大会场景照片和代表团在北火车站登车前合影照片、  相似文献   
53.
必要的温故     
半夏 《出版广角》2011,(10):21-23
有朋友曾经问,如果可能,会选择生活在哪个年代。这种类似好莱坞式穿越的提问,当然具有鲜明的游戏色彩,但也绝非仅仅游戏那般简单。辛亥革命已经百年。正如美国人说的,每一场革命都令人惊奇。不论从哪个角度说,1911年的那场革命,都无疑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大事件。从历史角度而言,这个大事件最重大的意义,便是结束了盘桓中国两千年的帝制,  相似文献   
54.
随着大通学堂的开办,光复会骨干、勇于力行的徐锡麟开始策划进一步的革命行动-武装起义.1906年,徐锡麟集资捐了候补道,年底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在安徽官场中伺机而动,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工作.两人共组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为协领,联络革命力量,密议在浙皖两地同时举义,徐锡麟负责皖事,秋瑾负责浙事.徐锡麟临行前向同志留言:"法国革命八十年始成,其间不知流过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实.  相似文献   
55.
邹旭 《中文自修》2011,(5):54-56
百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征程,今天已散入历史的长河。然而永难遗忘的,是那些前仆后继、为民族的独立与进步奉献青春与热血的前辈。他们放弃了人人艳羡的衣食无忧,告别了守候在家的娇妻爱子,他们的人生,真正是"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谨以此文,献给这些可敬、可爱的辛亥英灵。  相似文献   
56.
孙中山在南洋的革命活动包括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募捐革命经费、策划指挥国内革命运动、组织华侨参加国内武装起义等。由于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使南洋曾一度成为辛亥革命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在财力和人力方面南洋华侨给辛亥革命以巨大的支持;辛亥革命对南洋华社在思想、文化和政治上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起义一般是指革命人民为反抗反动统治而进行的武装暴动。  相似文献   
58.
李秀茹 《天中学刊》2001,16(4):76-78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活动中,非常重视联络国内外洪门会党,他联络国内洪门进行多次武装起义,造成风云激荡的革命形势;对国外洪门的联络,使得华侨地区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策源地,革命经费的主要来源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孙中山独特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59.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为了解决武器问题,采取了自制、缴获、接受馈赠、转借与寻求援助,以及购买等方法。其中,购买尤其是海外购械成为了主要模式,形成了三条主要购运线路,并积累了丰富的武器运送与分派经验;因海外购械线路甚长,辗转多地、多人,极易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诸次起义的失败,却间接推动了武器策略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6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平津失守,山东广大地区也沦陷敌手,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和发动了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新闻宣传单位的相继成立,一支新闻摄影队伍在熊熊的抗日烈火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