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机理;方法:采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3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并与卡维地洛单独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不仅有较卡维地洛单独使用更好的疗效,还能够明显降低HOMA-IR,改善胰岛素抵抗(IR);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使其更易达到目标值,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环己烷衍生物、γ-内酯衍生物、过氧化氢及过硫化氢的构象分析,说明构象分析对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3.
群体淬灭酶是一类阻碍细菌间群体感应交流机制的重要物质,可以使信号分子降解或失活,从而阻止群体感应交流,进而破坏微生物多种行为和活动.前期研究中发现Klebsiella sp. Q2是具有群体淬灭能力的细菌,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后,选取该菌株中一个预测具有群体淬灭功能的基因(命名为kpl D6)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克隆、异源表达、蛋白纯化、结构预测、活性检测和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kpl D6基因全长1 080 bp,编码蛋白质由33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37 kDa,理论等电点为5.25,是一种具有TIM-barrel结构的磷酸三酯酶类内酯酶,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45℃,Mn2+和Co2+等金属离子可以显著增强该酶活性.这对阐明Q2菌的群体淬灭功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硝酸钙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其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探讨EBR对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硝酸钙胁迫导致黄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了115.1%和105.6%,膜脂过氧化加剧,黄瓜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至少有35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且至少有29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硝酸钙胁迫下喷施EBR后黄瓜幼苗的SOD、POD、CAT分别比单纯的硝酸钙胁迫增加了20.2%、20.3%、34.4%,并提高了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的变化幅度。结论:24-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调节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进而降低其膜脂过氧化程度,以缓解硝酸钙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4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利胆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采用Hyporsic. ODSC18色谱柱;甲醇  相似文献   
46.
银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杏的利用进行综述,主要分析我国银杏制药产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现状。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五种不同浓度培养基的不同光照处理,测定愈伤组织中强心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毛地黄愈伤组织中强心苷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蓝光、绿光、黄光对强心苷的产生和积累有促进作用,红光有抑制作用。在同一光质中,强心苷的含量与培养基中附加激素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对甲苯磺酸在氯乙酸和异丙酯化作用中的应用,讨论中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其催化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49.
γ 丁烯酸内酯是一类具有重要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了二价钯催化的 2,3 联烯酸和 (ω 1 ) 烯基卤化物的偶联关环反应。反应经过了二价钯催化的氧钯化 碳钯化,重复的去钯氢化 钯氢化及 β 脱卤钯化反应。同时还发展了两种联烯之间的二聚环化反应,两分子 2,3 联烯酸的反应生成二丁烯酸内酯,2,3 联烯酸与 1,2 联烯酮反应则生成呋喃基取代的γ 丁烯酸内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