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宋亮 《教育》2011,(4):49-50
对于湖北省洪湖市实验中学教师刘昌耀来说,曾经的当民办教师的时光是值得回忆的。50岁的刘昌耀现在是洪湖市实验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曾经获得荆州市首届中学数学骨干教师荣  相似文献   
12.
万永凯 《班主任》2008,(1):37-38
1988年8月,刚满19岁的我中师毕业分到一所乡镇初中任教。那时的豫南乡村中小学师资相对匮乏,不少学校还是民办教师挑大梁。对于我们几个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彭雪开,男,1953年1月出生,湖南攸县人,研究员。作为回乡知青,当过民办教师,做过工,参过军,经过商,后考入大学。1982年1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曾任攸县师范教师、株洲市委宣传部理论干事、醴陵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醴陵市联主席、醴陵市副市长、株洲师范学校党委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06,(11):8-8
袁钟瑞,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12月生于天津,中小学在北京就读。1968年赴内蒙古下乡插队务农,曾任供销社营业员、民办教师、公社秘书、粮油政策管理员和购销业务员。1979年12月返京后,先后任果园工人、房管施工员、区教育局秘书和办公室副主任、体改办副主任,1991年1月调国家语委普通话推广司,先后任普通话推广处负责人、副处长、处长,1998年8月起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普通话推广处处长至今。1985年在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本科毕业,次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起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998年起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话说推普》,发表多篇关于推广普通话的论文。  相似文献   
15.
代课教师是指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其特征有两个:一是非在编,二是劳动报酬由聘任主体支付。代课教师群体从新中国建立便一直存在,他们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普九"的实现、"两基"的完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截至2009年,仍有约33.5万代课教师在全国普通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偏远的农村地区执教,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贡献着力量。按照国家当前政策,代课教师群体面临被全部清退,国家只允许临聘教  相似文献   
16.
无悔写春秋     
我是一位中年的乡村教师,1990年走上教育岗位,一直至2001年上半年还是一名民办教师,月工资仅300多元。但我没有自卑、泄气.而是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工作.倾心在家乡的热土上栽桃育李.甘当人师。是文昌市教育战线上的一位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7.
这两个人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现在还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他们从玩泥巴开始,到一起上学,一起代课做民办教师,又差不多一起退休。一楼的那位,现在住在儿子的家里,叫陆文根,一直到退休,都是民办教师,而且连退休金也没有;三楼的那位叫王福人,退休前是这个县的副县长。他们的命运有了天壤之别,只是因为当年他们的名字颠倒了顺序而已。  相似文献   
18.
裴学民 《山东教育》2008,(10):55-55
民办教师,一个有着历史沧桑感的概念。在偏远的乡下小学,传道授业的主力曾经大都是民办教师。他们拿着仅有的几十元工资,在这片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时过多年,一些老民师的印象如剪影般在我的心底浮现……  相似文献   
19.
在村里.都说娘是个有福的人:丈夫在城里工作,吃着公家饭;娘又是村小学民办教师;生产队时,妇女一天挣半个工分,而当民办教师的娘一天挣一个工分,顶个壮劳力。  相似文献   
20.
我的小学一、二、三年级,是在村里的一座大祠堂里就读的。 教书的是本村的一位民办教师,他不会唱歌,不能上音乐课,但他时常请在村里插队的上海女知青来给我们上音乐课,教我们唱《英雄赞歌》《万岁!毛主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