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4篇
科学研究   131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条件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6月第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3~34页上,关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分3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22.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一直是教师在课前做好,上课时进行演示。由于该装置是开放的,水较满容易泼洒,携带不方便;另外,如果一个年级有多个教学班,一个装置显然不够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着对“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活动探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人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如下图1:  相似文献   
24.
在地球大气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氧气了。早在19世纪,英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为地球上的氧气有过这样的担心:随着工业的发达和人口的增多,500年后,地球上所有的氧气都将被消耗殆尽,人类将趋于灭亡。  相似文献   
25.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机体内的器官会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一代代遗传下来,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于是,很多动植物就成了天气预报高手。  相似文献   
26.
今年的中秋节特别令我难忘,因为这个中秋节实在是太快乐了。事情要从中秋节的前一天说起。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和堂哥一家来到了乡下的老家。在路上,大家就兴致勃勃地说,中秋节的晚上要  相似文献   
27.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实验2-1(图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导管中原来没有水而冷却后有残留水,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体积分数相对较高、因而无法除尽氧气等原因,导致实验误差太大。另外,  相似文献   
28.
目前,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普遍采用磷燃烧测氧法,仅鲁教版教材使用的是加热铜粉吸收氧气法。在此,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简易快速测氧法——多硫化钠溶解吸收法。磷燃烧测氧法的最大弊端是无法根本杜绝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29.
呼吸就是我们的机体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呼气和吸气。在呼吸的过程中,我们排出了身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入了身体需要的氧气。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