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认为8部"今所见汉人小说"都不是汉代小说,为后人伪托,此观点有失偏颇。这主要是由鲁迅对资料占有的缺失所导致的错误。从古今的研究资料来看,其中4部小说应为汉代小说,1部难以确定,另3部为后人伪托。  相似文献   
12.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划分旗籍和民籍,对汉人补缺加以制度上的限制。旗缺作为满、蒙、汉军八旗组织内部的官职名额,更是将汉人排除在外。但纵观清初补旗缺人员之身世,尚有汉人担任副都统、将军等特例存在,且康熙朝居多。清初汉人补旗缺这一反常现象,是清朝统治者缓和尖锐的满汉矛盾、稳固统治与加强沿边海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古论女传略     
克大宁,燕王临阵招亲公元1399年,16岁的古论女已经长成大宁远近闻名的美人。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让阿哈出应接不暇。他们之中,有女真大户、蒙古贵族,甚至还有戍边的汉人官吏。阿哈出毕竟曾是雄居一方的女真酋长、故元万户侯,在他的心中,堪与其匹配联姻者,非威震四方的枭雄不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说文解字注》中的“汉人”一词收集关于汉代词汇用例,并予以整理、分析,将所收集的汉代词汇从文字的角度分为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双音节词、古文今文等几类,为了进一步研究汉代词汇的全貌提供一些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15.
书接上回,这日淑妃遇到个金人的兵站,便把所剩银两全给了管事的,那管事听说她儿子入赘在金国,又是生意人,想必日后会有些好处,才勉强将她收留,让她洗衣、帮厨、喂马.虽然苦些累些,少不得受些窝囊气,但管吃管住,不用每日行几十里地,已是万幸. 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那一日淑妃正在河边洗菜,远远望见几个汉人被金兵押进大营,倒也不甚在意.只是晚上切草料时,偶然听得柴房有人说话,是江州一带口音,心中甚是诧异.留意细听,竟像是那日在文华殿窥见的同乡叫林放的.  相似文献   
16.
南阳汉画是当时世人生存活动轨迹的表征,更是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外化。这一形象化的实物为我们反观历史、研究汉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贵的素材。有汉一代,秉承先秦思想的精髓予以发展、完善和创新,提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判断:君臣制衡、夫妇相参、父慈子孝、存亡死生,以及士大夫的匡世精神等和谐意识,从而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乃至中国历史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姜蕾 《初中生》2013,(14):60-61
文章从热斯坦巷的早晨写起。早晨最先醒来的是他们——那些男人和女人,以及穿过麻扎(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的阳光、拉客的毛驴车、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都先于"我"这个"陌生的汉人"而醒来。当地人早早醒来固然是为生活而奔忙,但更是为了做一天的早礼拜。当"我"看到那些男子朝西念拜、女人净扫  相似文献   
18.
哪个城市适合你 武汉 武汉是座古老的商业都市,南人北客与本地土著混杂而居。武汉有一本关于汉口旧事的书,名为《汉口竹枝词》,其中写道:“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但凡汇入武汉的外乡人,初来时对武汉人的性格大有牢骚。然则不多时日,他们自己的性格也都迅速为武汉人所同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抽取西汉前期“汉人入匈”这一历史阶段的独特历史现象进行考证、分析,指出其历史背景、途径、数量、影响,试图从研究历史人物群体命运、精神、心理来对处于独立对峙阶段的汉匈关系加以诠释,并强调“汉人入匈”在主观体验与客观后果方面的历史割裂性。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寻根》2013,(6):133-135
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作者。(《华阳国志》云:“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