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去了河西走廊。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甚至还一次次幻想自己如果是一名出使西域的汉唐使者,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被从文明愎地抛向荒蛮中心的河西走廊。然而,这只不过是我无数次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黄土并不贫瘠,戈壁电不荒凉,沙漠不再冷漠。在这条充满了西域记忆与汉唐遗风的古道上,我看到了丝路的兴盛与衰落,看到了袅袅紫色的妖娆、如诗如  相似文献   
72.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对于现存的社会状况,儒家政治哲学分两个状态:治世与乱世。治世的最高代表是盛世,盛世就是小康社会。盛世的经济、政治、社会风气都有特点,反映这些特点的文化就是盛世文化,对于当今中国要走向小康社会即盛世有参考价值。总结历代盛世,特别是汉唐盛世,意义重大。同时可以借鉴古代盛世的社会问题,解决现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73.
陈寅恪先生每次上课,都用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在课前匆匆走进教室。他总是先把要讲的内容抄到黑板上,然后坐到讲台前,开始讲课。他讲课的时候,总是能自己营造出一种境界来,带着你穿越数千年历史,置身于汉唐时期的繁华盛世中。他喜欢闭着眼睛讲课,让自己也沉浸在那种历史语境中。在西南联大时,他的右眼视网膜已经剥离,左眼仅剩微弱视力。有一天上课时,他先在黑板上写好了  相似文献   
74.
目前中国古典舞流派纷呈,有中国古典舞流派、敦煌舞流派和汉唐古典舞流派,体现出中国古典舞学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与时代的需求相吻合,它们各自从方法论角度践行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  相似文献   
75.
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法律逐渐完善的时期,强盗罪作为一个重要的罪名,历朝的规定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本文爬梳史料,对汉唐时期强盗罪的演变略予讨论.  相似文献   
76.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内容无比丰富,体系博大精深.从时间上看,其源上溯殷周,其流囊括自春秋后各历史时期的武术文化成果;从地域上看,凡古先民生活之地都与武术产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武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殷周时期、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这五个时期互相衔接,清晰地描绘出武术文化发展的脉络,从脉络中显示出武术发展的规律.在今天,要继承与发扬武术文化必须尊重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77.
张孜江 《收藏界》2010,(6):116-120
青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镜背的图案纹饰,内容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汉唐铜镜,不论形制、工艺、纹饰都达到了青铜镜发展的又一高峰。四川博物院藏有部分历代各式铜镜,此篇按时代先后,  相似文献   
78.
有一次,我采访了身兼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三团总监的指挥家余隆,他说:"汉唐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当时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但是现在我们说汉唐很自然会提起繁荣的文化艺术,而不是那时候的GDP。"  相似文献   
79.
陈文平 《寻根》2001,(2):64-77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东方馆内所藏中国历代珍贵物,从殷商钟鼎、周秦器皿、汉唐物、宋明瓷器到清室宫廷奇珍异宝,无所不有。举世闻名的《女史箴图》就藏于该馆。《女史箴图》为隋唐时期摹本,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传世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为清宫旧藏。  相似文献   
80.
汉唐边塞诗研究》突破前修时贤和著者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从全方位、多维度对汉唐边塞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别具匠心的阐释。论著通过提炼、分析汉唐乐府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范式,揭示了乐府边塞诗的艺术演进规律,进一步开拓了汉唐边塞诗的研究领域。论著综合运用多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手段,增加了文学研究的宽广度、厚重感和科学性,为古代文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