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20079篇
科学研究   1027篇
各国文化   82篇
体育   419篇
综合类   460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1384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875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674篇
  2016年   836篇
  2015年   1396篇
  2014年   2997篇
  2013年   1581篇
  2012年   1698篇
  2011年   1872篇
  2010年   1608篇
  2009年   1428篇
  2008年   1574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103.
"题本"是明清时期一种重要的上行公文,相对于其他公文文种,其研究相对薄弱,文章首次对"题本"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归纳。对"题本"的研究多为以记述的案件为中心来看社会百态,或把题本作为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问题的佐证。《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面世后,以此为中心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但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仍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104.
105.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106.
绘本在目前社会中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读物,不管是刚入学的幼儿,还是已经成年的大人,都对这一读物有很大的兴趣。在国内,绘本主要在幼儿时期内应用,但也逐渐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有很多误区存在,学生不能真正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况,笔者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7.
让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如绘画、粘贴等制作成自己的图书,无疑将幼儿的阅读能力提升到创作阶段。  相似文献   
108.
又到了期末考试时间,在办公室里听到阅卷老师因学生答卷不如意而发出种种叹息声、抱怨声时,突然很想向他们推荐日本知名作家江本胜写的《水知道答案》一书。在《水知道答案》一书中,江本胜用充满好奇和爱意的眼光,透视122张用显微摄影机拍下的奇形怪状的水晶照片,试图向读者展示“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的观点。在他的笔  相似文献   
109.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本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应受到高度重视,并使之成为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0.
朱莉 《辅导员》2014,(9):31-32
今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作品,是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一小的同学们创作的综合材料绘本。小作者有的采用废旧报纸的文字部分,结合油性笔进行创作;有的采用折纸与剪贴相结合;有的用手指印填画的方法创作;有的采用树叶与报纸文字部分结合进行创作;有的用黏土拼贴而成;有的则用海绵纸剪贴等,这些创作凸显综合材料的特色,同时又隐藏着同学们心中向往美好环境的梦想,让美的故事、美的语言与美的形象交相辉映,引领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体会生活的趣、学习的乐、创造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