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3篇
教育   1007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7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结合"浮力"的教学内容,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G排=ρ液gV排(该式适用于漂浮、悬浮及沉底各状态,也适用于气体中)。  相似文献   
33.
探究型试题就是以生活或社会中的常见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然后按照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逐渐展开,这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探究性,具有考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就近年中考中出现的探究型试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4.
余锋  谢雨婷 《中学理科》2006,(4):34-37,47
1&;#183;(荆门市)小枫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虽然知道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但他总觉得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它受到的浮力还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有关,并且他猜想物体在水中浸没得越深,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35.
浮力与压强综合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其中 ,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引起液体压强的变化问题 ,又是一类常见问题 .这类问题因涉及液体压强 ,解题时大家通常考虑应用公式p =ρgh ,其实 ,这时如应用公式p=FS往往更简便 ,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 1例 1 把A、B两个完全相同且边长均为 1 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底面积为2 0 0cm2 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 ,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如图 1所示 .若将木块B从水中取出 ,容器底所受的压强将比原来减少(   ) .(g =1 0N/kg)(A) 1 0 0Pa    (B) 2 0 0Pa(C) 30 0Pa (D) 40 0Pa( 2 0 0 1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题 )解法一 …  相似文献   
36.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34米,体重为150~200,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3干人的重量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  相似文献   
37.
众所周知,从数值上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m液g=P液V排g.从本质上讲,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的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38.
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要求高,灵活性较强的学科,物理题千变万化,要想提高我们解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一些物理规律变为物理公式,从而变为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下面就用几个实例说明浮力问题的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39.
纵览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考查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试题日趋新颖,出现率较高,成为命题人关注的热点.一方面这一实验包含的知识点多,如天平、量筒、密度、浮力等初中力学中的重点知识,另一方面这一实验方法多样,附加条件不同,解决方法各异,能够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智力,考查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介绍在进行"浮力"一节的教学时,依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实验和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学习新的知识和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