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345篇
科学研究   124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98篇
综合类   182篇
文化理论   149篇
信息传播   24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第一次,北京乃至国内在一个月内感受了如此丰富的国际戏剧盛宴。然而,过高的票价仍然是阻挡普通观众踏进戏剧殿堂的门槛。而业内专家认为:“在可预计的几年内,北京的文化戏剧演出还不能像伦敦、纽约甚至东京那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意的消遣。  相似文献   
72.
随着经济新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涉足面越来越广,其对经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一方面,经济新闻就最新的经济动向,向广大受众做出信息传达、消费指导等;另一方面,经济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报道,由于未把握好正确的经济舆论导向,导致企业破产、市场低迷、消费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去年10月以来,媒体关于“豫花”牌面粉的报道,就是对经济新闻报道失范的又一次警告。  相似文献   
73.
对中西广告差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新刚 《视听界》2005,(4):76-78
一、中西广告的差异在哪里?通过研究大量的中西广告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广告目前的主流还是一种创意的表层模式,就事论事,以产品/服务为中心,即使出现消费者,也多是直接推荐,此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合理性,干脆利落,直传信息。西方广告则不然,它以使用商品/服务的人为中心,往  相似文献   
74.
最佳消费者     
服装店是危险的地方,我想我不应该轻易进去,可是路过那家专卖店时,又忍不住推门而人,也许不会遇到我喜欢的衣服——后来再想这句话真是自欺欺人,要是那样更没必要进去,然而我进去了,遇见了,又一场宿命的失足。  相似文献   
75.
回顾与总结本次书市,文艺类图书作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阅读文本与近年来畅销读物的重要来源,其在本次书市上所呈现出的种种现象是任何关心中国图书市场的从业者所无法回避的.在本次书市期间,我又参加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天津的一系列与书相关的活动,直接感受了图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生产者(作者)、制作销售者(出版社)与消费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书市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某处展馆内的陈列或讲演,历经十五载风雨,其本身的内涵或许已经发生了可观的衍变与延伸.  相似文献   
76.
刘冰 《编辑学刊》2005,(5):11-13
1997年我应邀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出版研讨会",谈了一些华文图书在北美发展的情况,至今已过去了八个年头,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几乎可以说每年都不同.因为消费者的结构和市场环境有了极大的变化,影响了华文出版品在北美的整个市场.最近我特别对北美各地有代表性的书店作了调查,现在提出来供同业参考.  相似文献   
77.
广告如何充分利用受众“眼球”?从广告媒介自身属性人手思考.不失为方法之一。根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强弱,广告媒介可分为主动媒介和被动媒介。所谓主动媒介,是指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非常强,能够把其承载的广告讯息主动地推(push)给消费者,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如电视、广播等受众完全可以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此类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在不自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美国营销学者亚历山大·比尔曾经指出:“在实际操作层面,消费者喜欢品牌,品牌将‘意味’打包,这些‘意味’形成一套快捷方式,使选择变得简单。”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品牌就是媒体的形象,就是品位、品格和品质,是媒体一种独特性的标志;品牌就是特色,就是信誉,就是媒体的象征。事实上,品牌营销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在其他产品市场,它已具体而细微地运用到了公司战略和策略里。但对中国电视媒体来说,其价值才刚刚被认识到,尚谈不上进行品牌经营。“只有拥有强势的品牌才能提高整个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广电集团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汪文斌…  相似文献   
79.
《信息系统工程》2005,(11):13-13
10月27日下午,方正科技、海信数码、联众世界、微软中国、TCL、清华同方、东方宽频和搜狐等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出席了新产品的揭幕和展示仪式,与英特尔共同宣布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高层次的数字家庭娱乐体验。  相似文献   
80.
陈涯 《今传媒》2005,(7):102-104
长久以来,企业对媒体既爱又怕。一方面,企业通过媒体让消费者知道它的存在,同时又通过媒体从侧面了解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和行业大势。然而,企业家们不无惊慌地发现:媒体是喜怒无常的,有时它会扮演一个扒粪者的角色;有时甚至更凶狠,像一条鲨鱼。对新闻内幕永无止境的追逐恰如鲨鱼的嗜血本性,它的鼻子能嗅到百万分之一的血液浓度——一旦哪里出现一点纰漏,它就会寻机而来,迅速出击。间接死在这条鲨鱼嘴里的企业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巨人、三株、银广厦、蓝田股份、德隆等等。因此有人总结:要像防贼一样防媒体,要像供佛一样供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