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23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6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王海英 《教育》2012,(27):57-58
"格致"是清末民初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名称,出于《礼记·大学》。所谓"格",即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自1904年至1912年间,以上海文明书局和中国近代出版业的鼻祖——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民间出版机构,陆续出版发行了多种适用于小学堂的科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将近现代自然科学内容引入教科书体系,为中国的读书人有机会普遍接受科学知识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在学术界对於中俄关系史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对於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还十分不足。本文讲述了清末北京的第一位俄语教师阿.弗.波波夫在外语学校“同文馆”的工作情况,以及他对於中国的记录。  相似文献   
73.
74.
艾珺 《文化学刊》2010,(3):189-189
<正>印文为":昔司马温公藏书甚富,所读之书终身如新。今人读书恒随手抛置,甚非古人遗意也。夫佳书难得易失,稍一残缺,修补甚难。每见一书或有损坏,辄愤惋浩叹不已。数年以来搜罗略备,卷帙颇精,伏望观是书者倍宜珍护。后之藏是书者,亦当谅愚意之拳拳也。闻斋主人记。"以司马光藏书、爱书为例,感  相似文献   
75.
杨锏 《世界文化》2012,(10):54-55
汉语文学中,翻译成汉语的异域文学如果从汉译佛教文学算起,到传教士来华及清末民初“西学东渐”,1949—1978年偏俄苏意识形态文学的汉译,1978年至今偏西方欧美文学的汉译。两千年里汉译异域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名列汉语出版物的异域作家更是数不胜数了。异域作家在汉语文学语境“竞争激烈”背景下,很多湮没在汪洋的汉语出版物中为人遗忘,但是其中偏偏就有如泰戈尔这样的异域作家能够脱颖而出,超越20世纪中国政治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76.
近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城市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因工商业的带动,无锡、常州等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在明清时期繁华的扬州到了清末民初由盛转衰发展缓慢。探究近代扬州经济衰退的历史根源。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扬州乃至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7.
《收藏》2012,(11):114-118
藏于加拿大博物馆的一尊三彩罗汉像,据化验显示,头部是明代之物而身体是宋辽时代的。对此电视片解释为明代重新修理的结果,实为大谬。三彩工艺不复杂,完全可以重新塑,不可能只烧个头像接上。实际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罗汉像头部也是明代的。移花接木,都是清末民初古玩商玩的把戏。现在波士顿美术馆又重新创作了一个头部接上去了。  相似文献   
78.
清末新政时期,财政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清政府为挽救财政危机进行制度革新。与此同时,清中央政府为收回财政权力将制度改革作为加强中央集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赵文良 《历史档案》2005,(4):102-103,107
清代供奉圣容制度始于雍正朝。康熙帝去世不久,雍正帝即命绘制康熙帝圣容画像,供奉于景山寿皇殿。之后历朝相沿,直到清末。为便于驻跸避暑山庄时也能祭拜先帝,在山庄内设立了供奉圣容处所。山庄内存放圣容的地点,既有固定供奉之所,也有临时存放之处。  相似文献   
80.
2003年11月18日。《河北日报》和《邯郸日报》同时刊登了有关武安百张老照片重回故里的消息。并配发了图片。其中有完整的武安城概貌、蜿蜒庄重的古城墙环绕着一座耸立着古老的舍利塔的山城。留着长辫子的壮汉正在用轱辘采煤、穿着精美刺绣衣服的羞怯的清末武安姑娘、人群里忐忑不安又任人摆布的新郎官……看着这些照片。读者就如穿过了时光隧道。回到了清末的武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