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695篇
科学研究   131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268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6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众所周知,中国古筝音乐有南北两大派别之分。在形成筝派的各种原因中,语言因素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内容。民间音乐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方方言的较大影响,表现出与之相匹配的声音波动规则。由于南北方言区别明显,南北筝派受其影响也表现出相应的声音弦法规则。研究语言对筝派的影响为挖掘中国筝艺流派形成原因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972.
广州方言入声与《切韵》入声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广州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通语(古关中话)。古关中话也是《切韵》所记录语音的主要源头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方言一直在相当固定的地域、相对稳定的居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这就是广州方言较完整保留入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3.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74.
谐音习俗是因语音相谐而形成的民俗事象,其产生是建立在语音的基础上.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特点,因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谐音习俗.汉语方言的声母、韵母、韵尾、声调等方面都能直接影响到谐音习俗的形成.同时,谐音习俗的研究,有助于对汉语史的研究,特别是对语音的发展演变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5.
西汉水流域经历了复杂的古今变迁,留存有厚重的文化积淀.西汉水文化中的方言古词、乡村土语变化较慢.古代成分保留较好.具有"语言活化石"的特性,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其抽样考证,可以揭示这种"语言活化石"可能存在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76.
湖南武冈方言保留了不少古语词,例如"屏"之"藏"义、"炙"之"烤"叉、"挦"之"拔(毛)"艾、"踞"之"蹲"义,在武冈话中不仅可以单用,也可以和别的语素构成复音词.使用频率都相当高.而在普通话中,"挦"之"拔(毛)"义已经废弃不用;"屏"之"藏"艾、"炙"之"烤"义只用作书面语;"屏"之"藏"义、"踞"之"蹲"义一般不能单用.仅作为语素义保留在少数复音词或成语中.  相似文献   
977.
2007年8月,一场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全球经济陷入数十年来的低谷。但是,以伟人毛泽东故里而闻名全国的湘潭,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练,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弯道超车”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争取跨越式科学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道路上变“危”为“机”,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978.
2000年11月30日,刚进办公室,部主任吴又珠就拿着一封读者来信过来。信是湘潭钢铁公司一位刘先生写的,他举报的是湘潭市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稽查队,将没收的非定点屠宰的“白板肉”,交给该市蔬菜肉食公司,不经过检疫就直接出售。  相似文献   
979.
李玮 《视听纵横》2009,(3):47-48
一、杭州方言类节目的形成 2004年,娱乐化风潮吹向电视界,1月1日,作为杭州电视界第一个方言类新闻栏目,《阿六头说新闻》横空出世,迅速走红。一年多后,与阿六头搭边的“阿六头私房菜”、“阿六头休闲自助茶餐厅”等纷纷冒了出来,可谓是风头出尽。4月底,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我和你说》冒了出来,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980.
《视听纵横》2009,(2):F0002-F0002
2006年1月8日,金华的电视荧屏上首次出现了“本地人编,本地人导,本地人演”的方言轻喜剧——《二十分可乐》,它以“说本地方言、讲本地故事”唤起金华人乡土的亲切感,以金华普通市民老林头一家幽默搞笑的剧情逗乐金华观众。题材贴近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