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1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9 毫秒
51.
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以课本、课堂和考试成绩为核心,注重的是灌输式学习,采取的是重复式训练,关注的是考试结果。课堂教学呈现出以课本、教师、考点为中心的现象,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个体的发展。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人,绿色教育理念地位凸显,其以传达绿色的教育思想为主,教育的任务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把教师作为惟一的教学主体.在教学中通常强调的是教师怎样讲的问题,所以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双主体教学模式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双方应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改变过去灌输式被动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3.
<正> 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三大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然而,在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充分的认识,“重结论,轻过程”的灌输式教学仍随处可见。鉴于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形势下生物课堂的几大特点。1 高效而不繁重长期以来,受“应试本位,分数本位,知识本位”等思想的影响,生物课堂形成了“教师讲知识,学生听知识”的局面。有的教师甚至鼓励学生像背政治理论一样去“啃”生物  相似文献   
54.
灌输式德育导致了目前德育有效性日益弱化的困境,情境德育的提出正是为走出这种困境所作的一次尝试。情境德育的基本理论内涵是指在一定的德育情境中完成德育活动,也就是在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社会生活和西方人文精神的各种对话中达到德育自身的目的。通过情境德育真正恢复德育的教化本性,从而激发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其表现出积极的姿态,进而在其行动和观念上实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传道授业解惑”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教师的工作概括为传授道理、讲授学业和解答问题,精辟!历代为师从教者“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华夏儿女。作为一种传统教育观念,“传道授业解惑”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与技术更新的步伐日趋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由知识型向素质型和创新型过渡。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对此,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深刻反思,积极探索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6.
偏激的教学理念会造成偏激的教学方法。过去,很多语文教师常常视自己为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习惯于使用"灌输式"教学。为扭转这种不正确的做法,语文新课标矫枉就正,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57.
汤健 《上海教育》2005,(2A):82-83
在我校二期课改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长期以来形成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习惯于你讲我听,不善于提问,不善于质疑,学习上缺少主动探究精神;而教师在接受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基础上,想改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也试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问题,但由于学生缺少这种当堂质疑问难的习惯,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冷场,教师怕影响教学时间,又不由自主地恢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可怕的教与学的传统习惯,制约了二期课改的进程。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中外法学教育方法的介绍、分析、比较和评价,试图说明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不足,同时,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注意采用灵活的、多种形式的法学教育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9.
《上海教育》2006,(9A):57-57
背景 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它体现了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识。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土壤是学习活动,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象,诸如灌输式教学、死记硬背式的考试、单一的评价模式等。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60.
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采用"举办辩论赛、"、"模拟法庭"、"饰演小品"和"再现真实案例"等情境方式,启发了学生的智慧,懂得了生活哲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也得以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