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作文就是一个边述边评的过程,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能述能评,能形象材料理性化又能理性观点形象化。述评式写法主要有三种,学生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快速提高。一、写法解说1.字词镶嵌式朱光潜: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在描述句中,嵌入表达作者用意的字词,作谓语、定语、状语、插入语等,进行定性定位定向评论,表明作者意图,渲染气氛,点染意境。如网络上对80后90后大学生的说法:  相似文献   
92.
汪曾祺《葡萄月令》,如果从所谓文学价值或意义角度来分析这篇课文,你会发现这会令你大失所望,汪曾祺先生自己也说: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相似文献   
93.
写景状物类散文属于抒情散文的范畴.它的特点是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地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94.
飞来之祸     
那是我8岁时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可至今还记忆犹新。一个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几个民工在一楼于奶奶家窗前卸下一堆沙子。我看到沙子喜出望外,赶忙拿出我的小工具飞奔下楼,堆起沙子来。正当我玩得高兴时,一阵米香扑鼻而来——一定是于奶奶家在煮八宝粥呢!突然,  相似文献   
95.
96.
唐跃 《科教文汇》2020,(8):I0004-I0005
就目前可以看到的实物而言,唐代长沙窑是发生书画入瓷现象的源头。第一,长沙窑开创的釉下彩绘意义重大,先是单一的褐彩,继而是褐、绿两彩;先是用于装饰图案,继而用于写景状物,这就冲破了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书画入瓷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二,唐代花鸟画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长沙窑开始马花鸟画到瓷上,尤其是各种鸟兽最为自然生动,例如那些成双成对的燕子,悠然漫步的鸬鹚、逍遥自在的游鱼、喜奔善跳的獐鹿、随意起落的丹顶鹤。  相似文献   
97.
邰勇夫 《初中生》2012,(20):26-29
正一些同学很聪明,上网找素材,浏览文学网站,或者在《读者》、《小小说选刊》上找素材。我小时候,也喜欢从优秀的书刊上摘一些写景状物的精彩段落,然后博得老师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那样的感觉超好,也激励了我对作文的热爱。这是写作文的捷径,不少的人走过这条路。大家都爱看"百家讲坛",讲坛上学者教授们谈  相似文献   
98.
王志军 《考试周刊》2012,(12):38-38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以写景为主,批改同学的作文,感触很深,最大的感觉是学生无法把握什么是写景,无法把美写出来,或写得不具体。  相似文献   
99.
颜国树 《考试周刊》2012,(22):52-52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要对一些物体进行描摹.即状物状物文章一般包括描写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也包括描写没有生命的物体。  相似文献   
100.
当今传统诗词创作方兴未艾,出现了持续的“中华诗词热”。但尚有美中不足之处,主要有:在类型方面绝大部分集中在抒情诗和写景状物诗,而少有叙事诗和说理诗;在体制方面仅以律诗、绝句、词为基本样式,远不如古代诗歌体制的丰富:在诗歌的格律方面过于看重一字一句的标准格式,并仍以沿用脱离当今普通话语音的旧诗韵为尚。这些偏向不利于当今诗词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