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董力燕 《科教文汇》2008,(1):169-169
玄奘大师对佛教经典翻译的贡献无人能比,印度学者柏乐天称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本文结合玄奘大师翻译佛教经典的原则、方法及其取得的成就,揭示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2.
陈路曦 《文教资料》2008,(19):10-11
本文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唐僧和翻译家玄奘的相似与不同,突出了玄奘坚贞的品质及其对翻译史的卓越贡献,同时呼吁翻译学者重视翻译史的传播.  相似文献   
43.
《上海教育》2008,(3):55-55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开讲的《玄奘西游记》,在央视《百家讲坛》创收视新高。本书是在他《百家讲坛》的《玄奘西游记》讲稿基础上加以增补而成的,上下两册30万字。唐朝一代高僧曲折的身世、历经十七寒暑西行取经的经过,以及与印度交流学术、求法辩经的历程,被钱文忠讲得妙趣横生,文采飞扬,这中间还穿插着大唐、印度和西域各国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44.
学生在学习7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一课读《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时,对玄奘西游产生了疑问:从唐朝对外主要交通图可以看出.从长安到天竺有南路和北路两条路可走。南路从长安往中国西南地区到天竺:北路经丝绸之路到天竺。从地图上来看.南路比北路近了一半左右.那为什么玄奘要西游而不南游呢?  相似文献   
45.
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当你又一次打开试卷时,一定有美好的记忆浮动脑海,永远的怀念定格心中。现在,让我们一起静静凝思,拣拾童年岁月之美;认真着笔,体验成功的快乐!成长印记自从跨进小学的大门,我们就在这乐园里学习、生活。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留下宝贵的成长印记。快来给这难忘的历程填涂最绚丽的底色吧!  相似文献   
46.
《大观周刊》2006,(37):16-16
历史上南京地区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存于一域又兼容并包。南京古地名的形成深受宗教文化流风浸染。除南朝时期的栖霞寺外,唐代南宗第一祖师法融修行地祖堂山,南唐后主李煜忏经礼佛的唱经楼、避暑纳凉的清凉山,明代鸡鸣寺,都是较著名的宗教圣地。其中,玄奘寺因供奉佛家圣物玄奘舍利而闻名。据说,玄奘舍利最终安置在此,经历过若干曲折和辗转,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47.
《生命的林子》(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写了一代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潜心修身,但觉得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青灯黄卷,苦苦修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为解开玄奘心头的困惑,方丈把他带到寺后树林中。他们来到寺后,看到不远处小山头上树木稀疏,即使最大的树,也是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只能作薪柴之用。  相似文献   
48.
本文先简单介绍佛教在隋朝时期的发展、复兴,接着分析隋末唐初所设立管理监督佛教的立法机构,再针对佛教僧人立法封官赐号,并以僧尼是否致拜君亲这一问题为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9.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一生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所译经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可谓前所未有。本文对玄奘生平及其翻译贡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玄奘在佛经翻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0.
隋末玄奘居住的东都净土寺,在当时洛阳东城墙建阳门内,后来迁址于东城墙上东门内,武则天时改称大云寺,唐玄宗时改称开元寺,唐武宗会昌毁佛时废弃。玄奘所师从的景法师、严法师,不是普遍认为的净土寺僧人,而是东都内慧日道场的僧人。东都净土寺中珍藏着西域雕像,寺主参与翻译印度药方,一批杰出僧人举办高级别、大规模的佛学讲会,受到唐代朝野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