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2984篇
科学研究   1799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138篇
文化理论   55篇
信息传播   4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道家文化的生态理念源于"道"与"自然",这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在能源、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道家文化生态理念更凸显出高瞻远瞩的光辉,对环境恶化的治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限制地资源开采与不当利用,给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之间的冲突逐渐升温。如何衡平必然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传统的调节方式已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地役权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优势,从而提出了生态地役权的理念,本文围绕着生态地役权,从概念到意义所在,到实施困境,再到具体的建议,旨在较为完整地介绍生态地役权这一新兴理念,从而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母的,并有效平衡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3.
184.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进行了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85.
青奥会和奥运会的东道城市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奥运赛事的承办为其创造"遗产".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的研究,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专家访谈,阐释"奥运遗产"概念的内涵,并从体育参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青奥会和奥运会遗产的异同并讨论其原因.虽然青奥会与奥运会同属奥林匹克运动体系并一脉相承致使二者在奥运遗产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办赛理念和影响范围的迥异仍然可以体现在奥运遗产中.2007年后,青奥会和奥运会能够实现并存的原因在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重心.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的考验是青奥会和奥运会的共同议题,如果奥运会要以世界性大型赛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来度量"奥运遗产",青奥会就有必要从全球青少年通过体育所搭建的平台实现沟通与理解的角度来框架"奥运遗产"的范畴.区分与辨别所促进对于"奥运遗产"的理解并不是主要目的,面对2022年冬奥会的挑战,通过前期计划和组织影响"奥运遗产"的产生和作用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6.
杨志林 《职业圈》2008,(26):190-191
文章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开工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各个阶段对沿线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7.
公路绿化有利于保护公路沿线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文章探讨了公路绿化的范围、作用、设计原则及其养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涉及到自身生存的问题。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光靠政府进行环境保护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观念、立法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因而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制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9.
邵勤娴 《辅导员》2013,(2):43-44
<正>活动背景:镜头一:一孩子在动手区里剪窗花,非常认真。一会儿剪完了,他收拾好剪刀,拿着窗花走了,地上到处是纸屑。镜头二:小朋友在散步.路边躺着一个牛奶袋,经过的小朋友有的踢一脚.有的看看,有的踩踩……却没有人把它捡起来。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日趋突出。幼儿园已经成为保证个体全面发展的机构。那么.幼儿环境教育不能只让孩子获得一些环境知识或懂得环保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因此,针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开展了"环保  相似文献   
190.
通过沈吉高速公路路基第五驻地办工作经历,浅析了监理驻地办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合同、安全及廉政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