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9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31803篇
科学研究   2023篇
各国文化   194篇
体育   887篇
综合类   882篇
文化理论   156篇
信息传播   158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1019篇
  2014年   2821篇
  2013年   2716篇
  2012年   3380篇
  2011年   4012篇
  2010年   3317篇
  2009年   3343篇
  2008年   4090篇
  2007年   2666篇
  2006年   1804篇
  2005年   1483篇
  2004年   935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诠释了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指出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同集于堂吉诃德身上,每一种审美效果的产生都须靠对方存在作为条件。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66.
方方是活跃于 2 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文坛、为中国当代小说的拓新作出一定贡献的小说家。方方二十年创作历程前后的风格变化 ,在新写实小说家族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都离不开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文化情境变化的背景影响 ;以方方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家族的异军突起 ,其风头强劲的创作现象背后 ,确实是“与一种必然性相关”;方方的旨在揭示当下生存与存在状况的小说确实得到了存在主义强有力的哲学支撑。通过分析方方小说的创作背景、风格变化、主要特点 ,凸现出方方创作的存在主义倾向 ,以揭示方方小说创作的意义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7.
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凤、梅芬、瑞珏是巴金在《家》中着力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她们三人尽管身份、经历,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充满了爱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然而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惨遭虐杀。由此巴金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中国已进入21世纪,封建制度已经灭亡,而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家》中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当我为写这组文章,重新研读高建文先生写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关于小学教育的系列文章、追寻先生的探索教育本真的足迹和生命历程的时候,适逢两个多月以来,全国从上到下,对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倡导实施的素质教育,展开全方位的反思和讨论,声势之大,范围之广,为20多年来所仅见:——200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举行了高规格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专家座谈会,多位对我国教育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围绕当前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2005年10月30日起,《光明日报》推出《我看素质教育》的专栏,重点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如何在教育…  相似文献   
69.
70.
倘若生活在乡村田野间,蚂蚱随处可见,并不足为奇.应当说,<向生命鞠躬>只是写出了生活中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可却有着实实在在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常人眼里,蚂蚱是害虫,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小动物,但它悲壮逃生的一幕却足以震撼每个人,以至于让"我"和儿子"呆呆地盯着","并为之震惊",并且"下意识地鞠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