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5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教育   35913篇
科学研究   3264篇
各国文化   192篇
体育   2346篇
综合类   1013篇
文化理论   195篇
信息传播   247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1233篇
  2014年   3722篇
  2013年   3346篇
  2012年   4324篇
  2011年   4902篇
  2010年   3988篇
  2009年   3921篇
  2008年   4944篇
  2007年   3348篇
  2006年   2228篇
  2005年   1872篇
  2004年   1135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成长之享受是儿童生命提升的动力。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在教育中强调对生命的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是教育得以根本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92.
993.
《活着》——以生命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着》以生命叙事,它设置了一主一副两个第一人称的叙述层面,放大叙述生者的痛苦,运用反讽叙事表达对生命关怀,用死亡突出活着的伟大。余华在这种个性叙事中关怀生命的生存,关怀生命最本质的东西,为生命找到了归宿———归于平淡。余华强调忍耐,强调用“活着”对死亡予以无言的反抗,“包容”是他生命哲学的核心,他的这种生命哲学源于他头脑中那种超脱的道禅思想。  相似文献   
994.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品,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不多,为了充分发挥水的作用,保护水资源,使人类健康生存,社会持续发展,本文从水的性质、组成、循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中污染物导致的健康问题,水对生命及生命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水资源等都做了全面的论述,从而达到教育人们爱护、节约水资源,提高环境意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995.
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发展,而现实的教育问题引出了诸多生命摧残案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分析新课程视角下实施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新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试论教师仪表风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美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97.
高校德育的重要维度:生命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丰富生命社会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促进温馨融洽的主体间性校园人际环境的形成、促进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98.
999.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因此.语文教学也应从有生命的个体出发。  相似文献   
1000.
从美育角度谈学校的德育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从美育的本质和德育功能角度揭示美育工作的道德教育价值,既有助于为学校德育探寻到新的出路,也有利于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使美育在现代社会发挥其作用。并就如何关注学校美育,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