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183篇
科学研究   3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03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以往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的改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改革,实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2.
热点材料新华社2005年10月4日电,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抑制心肌梗塞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增加死亡率,而胺碘酮(Ⅲ类药物)可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存率.心室中层肌细胞(M细胞)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含胺碘硐或心律平的模拟缺血液灌流M细胞,了解在缺血情况下,两种药物分别对M细胞电生理有何影响.结果:(1)犬左心室M细胞的动作电位呈现出与心外膜层肌细胞相似的峰-谷-穹窿(spike and dome)形态;动作电位时程(APD)随基础起搏周长(BCL)延长而明显延长,即频率依赖性.(2)模拟缺血使M细胞的静息电位(RP)除极、动作电位幅值(APA)和Vmax减小、APD缩短,其APD的频率依赖性减弱或消失.(3)胺碘硐可延缓或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4)心律平明显抑制M细胞的Vmax、APA,并随频率加快而作用增强.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引起的动作电位参数的改变,并可造成传导延缓或阻滞.结论:胺碘酮可减轻而心律平则加重缺血引起的M细胞的电生理改变.部分地解释了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生理学是目前我国高等医学类院校的基础课程内容之一,与临床相关医学专业有着重要的联系。但是当前我国在生理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过于模式化等问题使得生理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立体化教材横空出世,只有切实运用立体化教材并与生理学学科内容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5.
<正>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007年10月8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Mario Capecchi)、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MartinEvans)。这3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 DNA 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  相似文献   
56.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他们的成就是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7.
2004年10月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决定,把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现年58岁的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现年57岁的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8.
素质教育是我国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一词,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概念.从目前来看,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虽然还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理解: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在人的素质发展中,先天因素是条件和基础,后天因素则更为重要;二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和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和改变人的素质;三是素质是人的较为稳定的,并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性质和品质.  相似文献   
59.
如何上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开始,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多个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在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上,各国都竞相投资,已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校对上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0.
体外受精(IVF)是在体外实现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在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再植入子宫而发育成婴儿的技术。爱德华兹由于这项成就而独享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文回顾了IVF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