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教育   271篇
科学研究   26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问题,土地资源作为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必不可少,所以更好的管理和使用这项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针对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节约集约用地这样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浅论油田用地中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油田用地现状和主要用地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油田用地中的主要问题。认为石油工业同其他产业相比,在土地的征用和管理过程中有显著的特点和主要问题,以期为油田现场工作人员在土地征用和管理工作中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63.
谭术魁  周蔓 《资源科学》2012,34(1):143-149
2004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要求控制增量用地、盘活存量用地,而高校用地的急剧增加和粗放浪费现象依旧突出,因此,研究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情况势在必行。基于高校用地的特殊性,本文侧重从用地方式和用地结构的集约化角度,建立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38所高校的实地调查表明,武汉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认知程度偏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TLAB软件分析法检验武汉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效率:34.21%的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为积极响应型,响应效率较高;34.21%为弱响应型,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效率较低;31.58%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没有响应;校园容积率较高的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响应效率相对较高。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宣传,提高高校对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响应效率,从而保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4.
柴怡 《收藏界》2012,(2):131-132
2011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西郊南何村东北一处基建项目用地进行文物勘探工作时发现有中小型墓葬,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小型唐墓18座。墓葬形制主要有斜坡墓道砖室墓和斜坡墓道土洞墓两种,  相似文献   
65.
安仁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安仁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安仁县建设用地现状的分析,提出安仁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随着国家对建设用地的控制越来越严厉,如何集约节约用地.用较少的土地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摆在各开发区面前。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7.
最重要的,是要赋予城乡集体建设用地相同的权益,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市场”,达到“同地、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68.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0,(6):F0003-F0003
合肥西南副中心派河大道以南城市设计 项目概况:规划用地位于上派镇河西南岸,总用地面积约3.5km^2。设计状况:2010年/投标项目  相似文献   
69.
7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节约集约用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仪陇县一个灾后重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了项目区在挂钩项目实施前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项目区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节约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优化了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配置,增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产出效益.同时,保障了建设用地的需求,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