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布条事件     
审题指南针:1.假期生活,老调重弹,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来?这就得从自己记忆中最鲜亮、最深刻的东西写起。这必须是你亲身经历的,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才会写得绘声绘色。2.善于观察,用心感受。一次奇妙的历程、一处独特的风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种别样的滋味……都存在于记忆的宝库中,平时留心观察,乐于积累,这时用笔记录下来,不正是假期生活的真实再现么?  相似文献   
32.
学会用墨     
谈到书法,我们常会用到一个词:笔墨。我们关注多的是用笔,却常常忽略了用墨。你一定会说,墨不就是黑的吗,难道还能变出花来?当然了,用墨和用笔一样都有技巧。近代著名书画家黄宾虹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水为气。"有了水的掺和,原本黑色的墨就有了颜色  相似文献   
33.
用笔记录了很多人,很多事。但总是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无论我怎么努力地去记忆,心里的那张白纸却好像刷了植物油似的,涂抹上的颜料,始终会褪去原先的色彩,变得暗暗的鹅黄色。于是,心又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一层覆盖一层。当所有的事都重来,我还会不会走到这一步?当所有的人都回来,我还会不会那么深刻地怀念?假设的永远是如果,现实面前,我们永远只能是被动者。我缅怀,那些被风带走的混着香樟树叶清香的流年,那些被时光打磨成了坚硬  相似文献   
34.
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既是宋画的灵活再现,又有其独到之处.在元代,由于政治,民族,社会等原因,山水画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为了在画中营造出他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幽雅意境,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他们将对物的真实描写转为对物与物组合关系的描写上,同时运笔更注重毛笔的艺术表现性.本文力图从中国山水画重意境的审美追求入手,通过与宋画进行比较来分析元人山水画的造景与用笔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中国绘画笔法中的勾、勒、皴、擦、点无不是以线条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的。线条统领了中国绘画。用笔用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传达画家人品、修养、气质和精神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36.
中国绘画笔法中的勾、勒、皴、擦、点无不是以线条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的。线条统领了中国绘画。用笔用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传达画家人品、修养、气质和精神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37.
写作四谈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把我弄到这一  相似文献   
38.
提笔。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这就是提笔。因此,提与顿是相对的,互为依存。提笔多用于横画的中间、转折连接处及露锋出锋时。顿笔。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突出时用力下按,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之说。字的收  相似文献   
39.
第一章《曹全碑》概述东汉是隶书艺术大发光彩的黄金时代。《曹全碑》以秀雅多姿著称于世,是汉碑隶书中的珍品。《曹全碑》,全称《汉故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碑阳19行,每行45字(末行39字),共849字。  相似文献   
40.
线条刚健尚需规范刘杰先生的隶书作品很有特点,笔画挺拔,刚健有力,极富弹性。如藏字的戈钩(隶书中写作捺画),达到了可称善称妙的水平。遗、满、常等字中的竖画,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极有立体感。遗字和金字的捺画也写得较出彩。敢写敢放和不受拘牵是优点,如果不讲规矩,随心所欲也不能令人称道。这幅作品中的不少笔画质量不高,有些笔画的粗细变化道理不足。如藏字和万字的草字头,左边写得粗重,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