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410篇
科学研究   18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正>在化学的学习当中,氧化还原反应一直都是重点知识,同时也是难点知识.在高一的化学教材中,提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而后又相继列举了一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本文就对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重要意义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教材的始末,它是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判断电子如何发生转移,能够找出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以及氧化剂,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判断某些反应是否能正常进行.下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22.
<正>1问题的提出2014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7题为: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21+3(1/2)B.18+3(1/2) C.21 D.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多面体的三视图与表面积.由题意,该多面体的直观图是正方体  相似文献   
23.
作为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威尔逊试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生物学的方法运用于人性的研究之中。在他的生物人性论中,他还试图把还原与归纳、先天与后天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威尔逊的生物人性论的方法夸大了生物学在人性研究中的意义,夸大了基因在人性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他试图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界限,强调生物学对于人性研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发现学习“零散”“杂乱”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对比法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运用。一、对比法运用的范围(一)在金属单质教学中运用。例如,在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中,可以使用对比法。学习钠、镁、铝、铁、铜等几种常见金属分别与氧气、非金属、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时,我们先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实验操作、填写  相似文献   
25.
正对于高中化学教材而言,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线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说,有超过90%的化学知识均会涉及到氧化还原的有关知识.同时,氧化还原的有关知识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之中,氧化还原这个知识点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由此可知,这一章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其他知识点的理解.笔者认为,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应该从基本概念出发,这主要是由于其中抽象的概念较多,对基本概念掌握  相似文献   
26.
对于某些含难于确定物质化合价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含同一种物质中两种元素化合价都是升高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可用零价法。中学化学计算中,可利用电荷平衡的原理进行一系列化学计算,电荷平衡法简便,能使化学计算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27.
正知识网络就是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系统认识,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分析,学生应该能够把相关的知识都串联起来,由点到面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学生需要周密的思考和规划,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的时候,学生对于知识可以说是已经了如指掌了.面对相关的问题也会做到胸有成竹、信心满满了.那么,如何才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化学知识网络呢?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一、互动教学模式,发挥集体学生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8.
历史不忍细读,人物传播亦是如此。当人类站立起来,人物传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但困囿于人类自身认知和立场的原因,人物传播一直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传播谁?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人类世界发展到如今,我们应该反思了。  相似文献   
29.
铁是中学化学中过渡元素的代表,铁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将高考中出现的与铁相关的考点总结如下.一、通过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考查氧化还原知识的应用能力例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相似文献   
30.
时下的校园,不管是历久弥坚的"老脸庞",还是稚气未脱的"新面孔",只要你稍加留心,总会发现"校史"的身影.既然称为"校史",就应真实记录一所学校成长的轨迹,是其荣耀的浓缩、精神的映射、风格的体现;就应该发挥出课程的价值,是其自省缺失的"明镜"、凝聚师生的"教材"……可时下许多"校史"虽然可以凭借不同方式呈现于校园内,但其"课程角色"却早已被尴尬地忽略甚至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