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41.
胡鹏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118-120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神秘的原始艺术中独具魅力。彩陶的纹饰记录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这些凝固在器壁上的线条向我们彰显这远古时期的强大生命力。从朴稚的"人面鱼纹"到极赋寓意"蛙形纹"这正是对于生命追求的肯定;从"象形纹饰"到"抽象纹饰"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异同的方法对抽象绘画进行梳理,截取了中西方的两个抽象片段,一是中国的原始彩陶图案、二是西方现代的抽象绘画。本文共分成两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是两者的相似点(一是抽象绘画来源于生活,二是装饰平面化),第二部分是两者的不同(一是彩陶图案的宗教性倾向,二是西方抽象绘画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143.
距今7800年的秦安大地湾文化,延续了3000年之久,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大地湾文化的发现和发掘,把伏羲、女娲的故事从虚构推向真实。陶片上的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的雏形。陶器外口沿的红色宽带纹,奠定了红色在华夏文化意识中的主色和正色地位。陶器体上反复出现的鱼纹和变体鱼纹,是生殖图腾,体现母系氏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4.
145.
中国新石器时代,凡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而人们的食物又以谷物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文化,其制陶业都比较发达.其中彩陶在制陶业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分量.而彩陶艺术,不仅是关乎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了解中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从中探析原始先民们头脑深处复杂观念和想象的一种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46.
今天我们所见华夏文明史中较早的"巫"符,出现于甘肃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纹饰中,其形与以后甲骨文中的"巫"字完全一致。通过对甘肃新发现两件带"巫"符纹饰人形彩陶艺术品的分析,可以证明"巫"纹的产生与代表女性的蛙纹存在着共生与同源关系,是一种代表原始生殖崇拜观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147.
界首彩陶是伴随着皖北民俗文化诞生并传承至今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界首彩陶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民俗文化气息浓郁,其价值已不只是作为实用功能的日常存储容器,而是伴随着皖北民俗的发展成为农耕社会劳动人民表达心灵深处情感的载体,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民俗功用,是带有鲜明民俗色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8.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9.
任何纹样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我们的先祖在创造绚烂彩陶纹样的时候,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即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表达着他们的主观意向。文章试探索生产方式、劳动工具、自然环境、饮食、居住条件、氏族社会构成、原始巫术、图腾崇拜、人类自身思维发展等对彩陶纹样的影响。以仰韶文化、马家窑马厂文化、失汶口龙山文化及河姆渡文化为代表,分析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纹样。  相似文献   
150.
随着1973年马家窑类型陶器——舞蹈纹彩陶盆在青海省大通县的出土,从而引发了对该类陶器新一轮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舞蹈纹彩陶盆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析,结合实际器物,以进一步来阐述马家窑时期彩陶装饰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