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963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百年少儿服务的回眸,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少儿读的特点,提出了提升为少儿服务效力的措施,以开创少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参考献8。  相似文献   
12.
本追溯了中国图书馆精神一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从基于启蒙与救亡意识的近代图书馆到基于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当代图书馆的现代人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嬗变过程。参考献7。  相似文献   
13.
去年金秋十月,八方校友相聚在桂花香溢的桂子山校园,喜庆华中师范大学迎来百年华诞。隆重热烈的庆典仪式,激越欢乐的文艺演出,庄重高雅的学术研讨,高朋满座的中外交流,成千上万的校友聚会和遍及神州内外的媒体传播……标志着百年庆典的圆满成功。其中校史馆、校庆书系、百年校庆宣传橱窗,百年华师电视片及校报百年老照片专栏,都凝聚着档案人的倾情奉献。  相似文献   
14.
蒙古语是全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历史悠久、既有文字又被广泛使用的民族语言之一,自成吉思汗时代创立蒙古书面语至今,已达七百年之久。所以,加强对蒙古语言的研究,使之更加标准、规范是蒙古语言学家的追求和理想,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确精扎布教授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5.
何灵 《声屏世界》2005,(2):44-45
20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表达广播人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深切缅怀之情,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四川、上海、北京、重庆、广东、广西、深圳和四川广安八家省市广播电台,分别推出了“追寻小平足迹”大型系列报道和《永远的小平》大型广播特别节目.通过新闻故事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用生动的音响再现小平同志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6.
1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同文化产业一样,它与西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其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9年7月9日,是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倒计时100天的日子。启动仪式上,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19届毕业生屠金歌、于慧慧以创业团队"静象文化"的名义,向母校捐赠了100只自己创作的"南叶情深"木叶盏作品,献礼百年校庆。这批特殊的礼物将南开大学校园内种植的桑树树叶融入吉州窑千年非遗木叶盏中,留驻了南开百年的坎坷与荣光,镌刻着南开学子的拳拳深情。也正是因为这批礼物,一个耕耘近两年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静象文化终于崭露锋芒,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2015,(8):82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东二道巷小学始建于1912年,位于古城中心地段。建校100年来,蓬勃进取,持续发展。校园占地4943平方米,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1023人。方向明确,理念清晰。学校在"全面育人,争创一流"的办学宗旨指导下,坚持"尚德立校,规范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总目标,以创建"诗意  相似文献   
19.
首都师范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方针,全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全员育人格局,积极探索育人新途径、新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1+134+131-132
闽侯一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源自福州三牧坊,始于"全闽大学堂"。因战乱辗转办学。1950年回迁闽侯县南屿镇,定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1954年7月,迁至闽侯专署所在地螺州附近的城门三角埕,定校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70年春,随闽侯县行政机关迁至甘蔗镇。一百年沧桑岁月,闽侯一中育人宗旨始终不渝。山水兼备优雅整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