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1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国务院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为安徽,特别是皖江城市带区域的体育赛事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该文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引入体育赛事的意义和赛事选择的原则,并以波特五力模型作为思考工具,结合皖江城市带区域现状,重点分析该区域引入体育赛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认为以皖江城市带双核,合肥、芜湖为突破口,引入全国性、地区性或洲际性单项体育赛事是可行且迫切的.  相似文献   
3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发布后,对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落脚点、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为目标、以创新高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保证等3个方面提出了安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33.
《新闻世界》2010,(6):F0002-F0002
2010年1月12日,这是一个值得安徽人记忆的日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家批准。这标志着安徽融入泛长三角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3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支点.如何更好地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台湾宏基施正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微笑曲线”理论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形象地揭示了“技术、品牌、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获得更多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
媒体竞争,要坚持内容创新。在同城媒体竞争中,只有强化避免同质化意识,给足版面保障,发掘人的潜力去创新报道方式方法,方可赢得读者用户。  相似文献   
36.
金融工作是维持抗日根据地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为坚持敌后斗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皖江抗日根据地为了发展生产、保证抗日军民物资需求和维护群众利益,实行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金融政策,与敌展开经济斗争,发行了货币,稳定了金融。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金融工作是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7.
市镇作为一种市场形态,是中国传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交通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清代皖江流域的市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层级关系,具体而言,可分为传统型市镇、地方集散型市镇、流通枢纽型市镇,同时,这些处于不同市场层级中的市镇也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38.
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皖江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揭开了皖江旅游带开发的序幕。文章探析了皖江旅游带至今尚未崛起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皖江文化引领皖江旅游带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倡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皖江文化旅游引导战略、黄金水道旅游线优先发展战略、沿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马芜铜工商旅游重点发展战略,以加快皖江旅游带的崛起。  相似文献   
39.
互联网时代网络视频制作技术的普及,为皖江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扩大了民俗文化传播的时空范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民众的区域心理认同,而且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皖江地区民俗文化在传播中出现了主体网站网络视频分布不均、视频点击率低、视频内容鱼龙混杂的等问题与现象。对网络视频进行分类整理、利用Web N.0技术实现民俗文化精准传播、追求长尾效应、增强小众产品投资力度等提升方案,是实现皖江地区民俗文化可持续传播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40.
抗日烽火中的皖江革命根据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干部教育、农村群众教育四种类型组成。由于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群众的积极支持,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成功地培养了抗战建国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