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295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92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8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抗战时期的山东沂蒙山抗日根据地一带,有一位非常知名的侦察英雄,他的名字叫孟庆友,是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六团侦察排长.他经常率侦察队员乔装打扮,出入于日伪占领区,抓“舌头”、杀汉奸,收集情报,屡挫日伪军的威风,一时传为神奇人物.伪日照县大队副大队长朱信斋曾悬赏1200块大洋缉拿他,但到底始终无人领得这笔赏钱.1944年8月,孟庆友出席山东军区召开的英模代表大会,荣获“战斗英雄”和“捕敌神枪手”称号.孟庆友智端“三仙洞”,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42.
袁丽 《湖北档案》2016,(7):33-34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大地上曾活跃着一支来自异国的抗日队伍——朝鲜义勇军.这是一支由流亡在中国的朝鲜爱国青年志士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部队.他们与中国人民一道浴血奋战,抗击日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一曲国际主义的悲壮战歌.朝鲜义勇军1938年10月10日在武汉成立,之后转战各战场,以奋不顾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精神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给敌寇以巨大打击,是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3.
193 6年 1 2月 1 2日清晨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为了改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方针 ,为了实现联共抗日的目标 ,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扣蒋”、南京的军事威胁面前以及和评谈判中 ,两人始终步调一致 ,密切合作。然而 ,在放蒋这一问题上 ,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甚至决裂。本文拟就这个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一、张之主张 :有条件还是无条件现在 ,几乎所有的论著和回忆材料都声称 :事变期间 ,张一再对部下表示 :只要蒋介石答应我们抗日的要求 ,我们便放他 ,还拥护他做领袖。并据此得出 :张之放蒋…  相似文献   
44.
赵婧 《收藏》2016,(5):78-79
说起民国“剿赤”款瓷,就不能不讲当时蒋介石对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苏区的五次大围剿。  相似文献   
45.
随着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皖江城市带中小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信息化所需的各种硬件、软件频繁更新换代,却是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基于SaaS的皖江城市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6.
47.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都派出部队转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但由于两党性质的不同决定其所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存在巨大差异,并最终导致其敌后武装力量出现彼消此长的结果.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党对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识反映不同,出现国民党初期抗战的无序失控和共产党的循序不紊;两党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目的不同,这影响到两党抗战态度和国共关系;两党在游击战术原则的应用上存在极大差距,共产党灵活多变,国民党则滑向了阵地战;两党对其根据地政权、经济、民众工作等各项建设重视程度不同,成效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8.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这,法案对反法西斯各国的物资支援,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法案主要是援助与德国对抗的欧洲国家,对抗日的中国也有一定的援助。援毕抗日物资须经滇缅公路才能抵达中国,因此美国关注打通滇缅公路的斗争。  相似文献   
49.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广大民众要求抗日,国民党阵营也出现了一批主张抗日的军政界人士,他们纷纷向国内外宣传呼吁,或向南京政府请缨抗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救亡热潮。在此抗日声浪中,冯玉祥怀着满腔热情四处奔走,积极发表抗日主张,并以实际行动促成抗战大局,成为“风头一时  相似文献   
50.
抗战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组建抗日武装,积极请缨抗战.当国家民族需要之时,他们义不容辞地奔向抗日前线,以血肉之驱捍卫祖国的独立与中华民族的尊严.本文试图以详实材料对此展开论述,以缅怀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的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