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解答此类题的思路与方法是:1.理论依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相似文献   
52.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效果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对物理认知的兴趣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将课堂教学中的抽象描述转化为具体的认知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的价值第一条就是:“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例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但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及手影表演者在舞台上呈现出变化多样的手影,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情景和表演者精湛的表演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53.
正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前,教师常会布置学生制作一款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在易拉罐的底端开一小口,在另一端开口处封上塑料薄膜(见图1)。该演示器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便于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使实验明显,该实验须在暗室中进行,虽然效果较好,但因使用了大量蜡烛,导图1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  相似文献   
54.
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石,新课标将物理实验探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手边的简易器材完成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又能代替复杂实验装置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吸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随手可得,本文谈一谈吸管这一简单器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正1提出问题光现象中小孔能否成像?小孔成的是什么像?小孔成像,多大的孔就不能成像呢?小孔成像与小孔形状是否有关系?小孔成像为什么有时大有时小?小孔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小孔为什么能够成像?由许多小孔构成网孔能否成像?2实验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与学生分析、思考,然后用实验来充分的探究所想到的问题和猜想。针对学生的疑问,可以归纳分类设计出以下几  相似文献   
56.
姜红方 《阳光搜索》2014,(3):127-127
有教材设计了一组小孔板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推荐如下方法:用手电简直接照亮科学书上的字——用手电筒和镜子照亮科学书上的字——用手电筒和镜子照亮科学书后面阴影里的小球。这样设计的实验均不够直观,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对于光的反射现象更是无法深入观察,无法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如果稍加改进,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流动的光     
正把光线像流水一样倒出来,你能做到吗?一个可乐瓶、几张报纸、一只手电筒、一个脸盆、橡皮泥、钉子和锤子1.用钉子在可乐瓶的瓶盖和瓶底上各钉一个小洞,瓶盖上的洞比瓶底的洞略大些。2.用橡皮泥把这两个小洞封住,向瓶子里灌大半瓶清水,盖上瓶盖。3.打开手电筒,对准可乐瓶的底部,使光线可以透过瓶子。用报纸把可乐瓶和手电筒卷好,进入一间黑屋子。  相似文献   
58.
席桑田 《物理教师》2004,25(7):35-35,37
不少初等物理教材在叙述光的直线传播时,都提及光源或物体在有小孔的遮蔽物后面的屏上会出现光亮的图景,并且几无例外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小孔成像”.  相似文献   
59.
我们知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能不能让光不沿直线传播呢?同学们,你有兴趣吗?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60.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由此可引入几何光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光的有关知识、认识光现象时,首先要建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概念.这节课看似简单、意义却重大,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