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8月21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规范了研学旅行,首次明确了中小学研学旅行"乡土乡情"的内涵。根据这一意见,相关部门应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  相似文献   
22.
《青海教育》2010,(11):18-19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日前青海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省情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把开展“认识青海、热爱青海、建设青海”省情教育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青海省情读本·魅力青海》为载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3.
本文探讨省情教育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并对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省情教育提出思路与方法。只有不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省情教育结合点,不断创新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以乡土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4.
《安徽教育》2010,(8):22-22
<正>本刊讯全省第十三、十四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日前在省委党校举办。来自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一线的215名骨干参加了培训。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是中央和省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2005年以来,在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我省哲学  相似文献   
25.
省情教育是国情教育地方化的具体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旅游管理专业而言,省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为发展河南的旅游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6.
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要将贵州的山水、风俗人情、人文历史介绍给大学生,让他们了解、认识贵州,把握贵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增强其省情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实现振兴贵州和复兴民族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27.
在对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省情教育现状进行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就在思想政治理路课教学中融入省情教育的意义和思路进行了研探,以期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对贵州基本省情作出的总概括,也是《贵州省情》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深入理解"两欠"的内涵和辩证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理智的了解和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大学生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和信念。  相似文献   
29.
依据《陕西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规划》,结合我省地方课程实施的情况,我们课标制定小组制定了《陕西省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并通过了专家审定。  相似文献   
30.
省情,广义地讲,即一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现实基础,包括全省的人口及其结构、地理气候、历史演进、文化积淀、社会运行规则、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内外联系等方方面面.而狭义的省情则可以用数字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前的安徽是全国发展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按照国家目标进行工农业生产规划.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情认识才逐渐清晰,发展道路的探索也日趋符合自己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