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文章阐述了钻井液混油或加入有机添加剂后,根据现场录井实践资料及实验分析资料总结出混油及加入不同有机添加剂对各种录井资料的影响,并据此利用多种录井技术对真假油气显示进行识别,进而使得录井资料达到去伪存真,为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性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3.
马广彦 《收藏》2007,(1):148-150
2005年7月12日,随着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声槌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图)以约2.67亿元人民币(按当地当日汇率牌价折算)的价格被美国华尔街一企业家竞得,此事震惊了中国藏界,因为该罐创下了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最新纪录。  相似文献   
74.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7,(5):154-156
11.几种套色移位变体票的真伪鉴定 套色移位变体票属不合格品,是严禁出厂的。但偶尔因质检疏漏,也会从邮政窗口流出。如普23中8分《北京民居》套色(红色)移位变体票(图1)、1992-1(22)T50分《喜鹊登梅》套色移位(“猴”字未居中)变体票(图2)等。  相似文献   
75.
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档案鉴定包括真伪鉴定、价值鉴定、到期鉴定与移交鉴定三种。这三种鉴定工作说起来简单,有几种还有非常详细的操作标准,但是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下面对此作一分析。一、真伪鉴定档案的真伪有两种意思,一是档案本身的真伪,即是不是实践留下来的原始记录,是不是伪造的。二是档案是实践留下来的原始记录,但记录的内容是否有失实的地方,需要我们去辨别。一种是建档工作一般是落后于业务工作的。单位建立伊始,往往不重视档案工作,等业务工作上轨道以后,才考虑到档案工作,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的…  相似文献   
76.
魏裕民 《上海集邮》2004,6(11):39-39
《中国邮史》第6卷第5期刊登徐洪《查证“大片红”有旧票》,认为《上海集邮》2002年第6期一篇文章中“认定‘大片红’无旧票存世”的说法“有误”,并举证出在拍卖会上出现的三枚“大一片红”旧票,说明“‘大片红’不但有旧票面世,而且还不止一枚。”《中国邮史》编者也在“附注”中补充说:“最新一期《中邮大地》拍卖中有一枚销‘北京’日戳之旧票拍卖。”如果此处所讲的“旧票”都指信销票,那  相似文献   
77.
《金瓶梅词话》"这五回"情节与作者探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瓶梅词话》第 5 3~ 5 7回中 ,除第 5 4回后半回外 ,其余四回半确为江浙一带读书人补入。大体说来 ,第 5 4回“应伯爵郊园会诸友”为一人所写 ,第 5 3、5 5、5 6、5 7回为另一人所补。补入者的叙事能力远不及原作者那样细腻老辣 ,且补写较为匆忙。补入的章回中至少有三大情节与原书不合  相似文献   
78.
秦杰 《北京档案》2007,(11):44-45
2007年3月,再次与"孔夫子旧书网"海外网友、比利时华侨梁宋生(昵称)先生在网上交易老北京史料.这虽是以万元为单位的网上交易,但梁先生的信誉是长期积累的硕果,毋庸质疑.  相似文献   
79.
都柏林消息:美国盖蒂图片社的网上图片展览库里的一幅精彩照片在4月12日给这个世界上先进的图片社招来了不小的麻烦,同时也暴露了图片社对于照片的真伪鉴别和照片说明准确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0.
《周礼》自问世之日起,人们就对其真伪性、作者和成书时代等议论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几成千古悬疑.论文试从名称、作者及成书年代三个角度对《周礼》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