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6771篇
科学研究   54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34篇
综合类   323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2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906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103篇
  2011年   1200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221篇
  2008年   1352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1023篇
  2005年   1206篇
  2004年   1458篇
  2003年   1861篇
  2002年   1481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型课程是以与学科课程相关的研究专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我校自从2000年秋季开设了研究型课程,到现在经历了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实践、再认识、提高的过程,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抓住研究型课程的性质,把握内容的选择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52.
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改革必须与我们的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我们要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易创设问题的优势,进行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设计,努力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53.
54.
针对常规体育教学学生定性分组、定式学习以及教材层次不分的弊端,在教学中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面向全体、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按照学生客观的认知水平、技能程度、素质状况,对教材、学生学习实施分层、分组、分流。即科学地将单元教材分为若干层次,并常设于各子课时的教学中;按学生自身的情况,  相似文献   
55.
56.
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拉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研究性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形成能力迁移 ;研究性写作活动把作文变为学生的需要 ,以随笔的形式张扬自我 ,表现生活。研究活动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把 ,鼓起了学生生命的激情 ,多方位地凸显着个体生命的潜能。  相似文献   
57.
本文总结了我们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实验研究,在五种教学方式上进行的部分实验、探索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对学生接受情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58.
石泉 《学语文》2002,(1):10-11
研究目的: 首先,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进行语文技能训练,诸如筛选主要观点和揣摩关键句子。其次,为纠正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暴露的缺点:不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研究达尔文,树立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9.
赵苹 《中学生物学》2002,18(3):17-18
以创新性、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为鲜明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推进.它以师生共同设计的课题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精神为动力,以现实和社会环境为舞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一着眼于学生明天发展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课题的选择是关键.本文就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我们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0.
“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设置。文章初步探讨了该课程设置的理论框架、整体构想、实施方案和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