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63篇
  免费   953篇
  国内免费   945篇
教育   119157篇
科学研究   18086篇
各国文化   728篇
体育   5699篇
综合类   5668篇
文化理论   1977篇
信息传播   34246篇
  2024年   550篇
  2023年   2181篇
  2022年   1321篇
  2021年   2227篇
  2020年   2310篇
  2019年   2275篇
  2018年   1279篇
  2017年   2222篇
  2016年   2935篇
  2015年   5414篇
  2014年   13440篇
  2013年   11270篇
  2012年   14027篇
  2011年   15093篇
  2010年   13134篇
  2009年   13290篇
  2008年   16842篇
  2007年   14069篇
  2006年   11246篇
  2005年   10263篇
  2004年   7260篇
  2003年   6426篇
  2002年   5075篇
  2001年   4083篇
  2000年   2835篇
  1999年   1019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629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爱国主义舆论态势的生成遵循从话题出现、舆论联动、整合引导到作用于现实的一般机制,同时伴有舆论异化现象。对此,可从监测预警、设置议程、交互反馈、把关引导、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进,塑造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舆论态势。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对思政教育教学的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名师以其"名声""名望"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有着引领性作用。这种引领性作用,或彰显社会责任感,或促进专业发展,或提升教学实效。思政名师犹如一面旗帜,必将引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走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使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加快,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学校规模也日益扩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学生管理与党建工作的双重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两者相互融合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更好的融合途径,希望以此提高我国人才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5.
对中学阶段的学困生及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抓住二者之间的联系,利用挖掘化学科学深层次价值、激发求知欲、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基础、现实起点以及评价的边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性质、职业市场培育程度、俱乐部产权问题、俱乐部盈利模式是评价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起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是国家利益、俱乐部利益和社会各方利益动态博弈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8.
9.
10.
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多重且相互关联的内涵,并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的过程中,和谐劳动关系意味着就业灵活性与从业稳定性并重、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平衡、劳动收入增长与素质技能提升良性互动以及达成劳动关系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