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9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教育   25781篇
科学研究   2394篇
各国文化   135篇
体育   1306篇
综合类   843篇
文化理论   125篇
信息传播   216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615篇
  2016年   815篇
  2015年   1573篇
  2014年   3294篇
  2013年   2230篇
  2012年   2334篇
  2011年   2483篇
  2010年   2093篇
  2009年   1909篇
  2008年   2306篇
  2007年   1624篇
  2006年   1108篇
  2005年   1388篇
  2004年   1041篇
  2003年   814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石耀华 《学语文》2022,(4):66-69
从写作活动的本质属性与写作学习的知识建构规律来看,对写作学习结果的评核尤其适用表现性评价,而从“教·学·评一致”的角度说,写作本身便是表现性评价。从表现性评价的视阈审视统编语文教材写作专题,首先需要基于写作训练情境与任务精准定位学习元素,据此确定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发能够反映学生写作学习进阶的评价工具,并以评价工具引领写作学习过程的有序开展,指引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如此,方能有效落教材理念与价值,切实提升写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边媛 《档案与建设》2022,(11):44-48
档案学科在新文科建设的有力驱动下走向高质量发展,同时也给文书学课程建设带来了“新使命”,具体表现为提升档案学学术话语权、塑造档案学学生的“大局观”、为社会输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当前我国文书学课程建设存在教材选择余地不大、教学模式存在缺陷、研究成果鲜少、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有限、课程竞赛项目缺乏的不足,文章从“培根铸魂”“内外通融”“同舟共济”“锦上添花”四个方面提出了文书学课程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93.
徐宁 《体育教学》2022,(6):46-48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锻炼身体的第二体育课堂,学校应深究大课间的健身价值,可以以跳绳项目为抓手,沿着“学、练、赛”实践路径,通过融合发力学技能、巧设大课间练体能、按部就班赛素养等实践策略,促进学生的技能与体能协同发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994.
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方法,已经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体育领域。本文主要阐述了代谢组学在竞技体育如运动训练监控、运动选材、营养补充、兴奋剂检测等运动实践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干预或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情况,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外语学能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能研究者近期就外语学能与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这一课题展开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并根据各自的研究视角(per-spective)提出了多个颇具创意的外语学能理论新模式,有效地推动学能理论研究的发展。这些新模式包括基于成功智力理论的CA-NAL-F理论[1]、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外语学能模式[2]以及基于“学能综合体”理论的外语学能模式[3]等等。外语学能研究近期无论是对外语学能构念的诠释还是在研究取向等多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一、对外语学能构念的诠释之转变早期的外语学能研究者由于受Car…  相似文献   
996.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7.
998.
章学诚在其论著中多次提到"宋学"一词,与此相关的论述应成为我们解读章学诚思想的重要资料.然而,宋学在长时段的发展流变中,其学术形态和理论内涵都经历了重大变迁,需要对此做出必要的解析和滑理.章学诚在对宋学的褒贬毁誉之间,流露出对"程朱一系"道问学路径的偏倚;同时通过对"六经皆史"这个命题的多重阐发,可以发现章学诚所提倡、所坚守的是兼重义理和知识这种较为健全的儒学发展路向,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原始儒学之道的某种回归.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明代文学中的六经论为切入点,分析六经论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包孕的意义.明初,六经论具有因心以求经的特点,追求人心与天地的内在平衡.台阁文学时期,力图统合理学思想与官方意识形态,更强调六经的政教性质.前七子以对史传文学的强调指斥六经诸儒之言,后七子用理事论否定六经在文学中的作用,共同将六经悬置起来.王阳明创为心学,直接导致"糟粕六经"风尚的出现,本色论成为明代六经论的新论述.文法论则用文学的方式解经习经.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介绍了一种“专业+企业,就业+创业”的“4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深化校企合作,落实产学结合,扶持学生创业等方面,结合实际经验详细地论述了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果,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