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2篇
教育   87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颜真卿《祭侄稿》开创了行书雄浑壮美的新书风 ,逐渐改变了数百年来“二王”秀美行书主导书坛的局面。它主要在三方面作了创新 ,即引篆籀笔法入行书 ,丰富了行书的用笔体系 ;打破了前人单一墨法 ,浓淡枯润墨并用而致和谐自然 ;在字的结构上变王书紧结为开张、欹侧为端庄  相似文献   
32.
<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如是说。诚然,花之为物,林林总总,尽态极妍,无不有可观、可怜、可爱、可道之处。譬如那在百花园中并不起眼的桂花,虽算不上国色天香,然其形、其色、其香,却是无一  相似文献   
33.
《归去来兮辞序》是研究陶渊明请令彭泽前后仕农生活的重要文献,涉及到陶渊明行实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请令彭泽前的生活状况、“诸侯以惠爱为德”的“诸侯”究竟指谁、陶渊明为令彭泽时是否得到了“公田之利”等问题,序文虽有交代,但因读者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也就存在着较大分歧。文章结合陶渊明诗文及有关文献,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辨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4.
苟大权 《学语文》2007,(4):45-45
在古代乐府歌辞中,《孔雀东南飞》以纯美的爱情故事,和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为人传诵,是描写男女婚恋题材的绝代名篇。乐府诗辞最初源于民间创作,配乐歌唱的特点赋予它和谐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这种文体,“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相似文献   
35.
苏轼所论的“文”既包含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又包含写作学意义上的文章。至“绚烂”者至“平淡”、文如其人、“辞达”的关键在于辞能达意,这是苏轼所提倡的“为文”的三个命题,它们讨论的是文风与人格、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张传权 《学语文》2008,(6):45-45
中学语史课本中的文言文.一般都注明了选本。这些选本一般较早,有的甚至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选本.特别是在标点方面.与当下的用法有了较大的出入。本文仅以韩愈《祭十二郎文》为例,谈一谈选择问的标点符号问题。  相似文献   
37.
<正>一、注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典诗词教学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诵读,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但是如何更好地诵读,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的教师不停地让学生读,每读一次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评,要求许多学生不断评,评来评去评的兴趣全无;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会读,一遍一遍地领读,丝毫没有留给学生悟读的机会,要求学生勉强为之,  相似文献   
38.
2015年的新年跨年,凌晨一点钟,微信朋友圈里突然刷出上海发生踩踏事件的新闻。在外滩,人流对冲,直接导致了灾难发生。那个凌晨,更多的年轻人急着离开这片伤心地,而每一个需要到达的记者,却匆匆前往,去记录2015年这不寻常的新年祭。而经历者和记录者的对冲,揭示出记者这个群体在社会中非同寻常的角色。  相似文献   
39.
苏雷 《集邮博览》2015,(2):38-4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劳动和天气变化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物候特征与生产规律,它也包含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许多习俗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美好的色彩与乐趣。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留下了丰富的节气习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璀璨的花朵。立春(图1)不但预示着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四季的开始,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文化。立春日迎春  相似文献   
40.
《河西学院学报》2015,(6):67-73
《天山祭》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藏族女作家祁翠花用十年功夫精心打造的一部旨在歌颂和赞美祁连草原民族文化、生活和历史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复原草原贵族心灵史为旨归,通过浪漫的想象将祁连草原描写得如诗如画,刻画了各民族众多人物形象,展现了祁连草原七十年波澜壮阔的生活历程,堪称是一首用瑰丽的生活浇铸的民族赞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