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322篇
科学研究   11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为呈报事。案奉钧局崇四字第五九九号训令内开,案奉社会部福五字第一二七七一九号指令略开,关于救济院内各项设施应遵社会救济法之规定调整如下:1、妇女儿童部应改称为妇女教养所,该部原有儿童可提前设立育幼所从事收容教养;2、劳工残老部应改为安老所,  相似文献   
62.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期间,一些企业停工,商业贸易减少,导致一些行业的工人和许多小手工业者失业,生活陷于困顿。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时注意到这一问题,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解决。1952年3月市政府召开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和贫民的紧急会议,确定了救济工作的一些基本政策,并决定组织市临时救济办公室统一负责此事。本组史料反映了当时救济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救济失业工人和贫民的紧急会议记录、北京市临时救济办公室工作简报和临时救济工作总结报告等。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6—2—211。[编者按]  相似文献   
63.
1935年。北平市面日见萧条,无衣无食者有增无减。生活在底层的贫民依赖慈善团体施赈救济者为数甚众。当时北平登记备案的慈善团体有20余处,但大都各自为政。平日缺乏联络,临事缺少互助,阻碍了北平市救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鉴于此,北平市社会局提出组织北平市各慈善团体联合会的动议,得到各慈善团体的响应。12月23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4.
《中小学电教》2003,(6):57-57
  相似文献   
65.
学生助学贷款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性丧失了其应有的公法性质,政府在其间严重缺位,由此导致学生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因此,应恢复其公法性质,并引入新的政策工具,以化解由此给国家带来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66.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掀起了一阵新的教育改革浪潮。1978年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主体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教师与政府、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以往制定的教育法律随着时代的进步渐渐显露出不足之处,对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所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为了提高教师权利维护的质量,我们应当考虑教师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健全教育法律制度,提高教师维权质量。  相似文献   
67.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近年来,家庭暴力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与相关政策,给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帮助和救济,巩固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主义家庭婚姻关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出现的诚信档案是一个新事物.它已经对人们的升学、就业乃至经济往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诚信档案的形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为保证诚信档案本身的正当合法.应当通过司法救济模式来解决诚信档案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69.
房翠苹 《北京档案》2015,(12):34-35
本文通过"领袖书信案",从立法层面、执法层面提出加强档案法制的顶层设计、强化依法行政等措施,以促进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0.
张月琴 《北京档案》2015,(11):55-57
1940年8月,家住宛平县的妇女傅李氏,因生活无着投河自尽,被救后警察局发文将其送交社会局救济所.据警察局的调查显示,傅李氏,"其夫傅宝斋,于上年七月间已故,遗有田地数亩,已典卖得洋度日用尽.遂至本市内西砖胡同刘姓宅内佣工.于前数日因事被辞后,无法生活,每日沿街乞讨.于本月十一日,行至什刹海地方,一时心窄,即投河自杀,被警救获.询明前情,送请安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