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06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秋雨过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屋檐上滴下小水珠,打在地面上“滴答滴答”,落在叶子上“沙沙沙沙”,敲在石头上“叮咚叮咚”,这富有节奏的声音似乎正呼唤着秋天。雨后的天空格外纯净湛蓝,太阳照在水亮亮的凉亭顶上,金光闪闪,透出一派古朴的样子。  相似文献   
72.
钟蕙 《小学语文》2014,(7):84-86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全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文质兼美且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7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低年级语文教师尤其要在怎样让孩子快乐写话这一环节上多下工夫。那么,如何引起学生写话的兴趣,激发写话的情感,调动生活积累,使学生有话可写呢?在长期从事低年级写话兴趣班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将写话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多年的实践表明,写话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下面是我上写话《秋天美》的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74.
秋天的请柬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悄悄地来了。 秋姐姐这会儿可忙着哪:她忙着催熟树林里的果子,再拿个大筐子采摘一些熟透的果子,用搅拌机将果子绞碎,和上面粉,做成一个个美味的水果月饼。她准备在中秋节那天晚上请森林里所有的小动物们来吃水果月饼。  相似文献   
75.
[设计理念]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每年秋天,学生们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去秋游了,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应该在秋游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事物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6.
秋天的色彩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让我们去大自然中找找吧! 秋天是蓝色的。你看,蓝蓝的天空,像调皮的蓝精灵,还像一块昂贵的蓝宝石。  相似文献   
77.
秋天的日落     
最近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正当我仍然漫步于一道小溪发源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仿佛是那缕斜晖中仅有的点点微尘.周围的风物是那么妍美,一晌之前还是难以想象,空气也是那么和暖纯净,一时这普通草原实在无异天上景象.但是当我想到,这眼前之景又岂必是绝不经见的特殊奇观?说不定自有天日以来,每个暮夕便都是如此,因而连跑动在这里的幼小孩童也会觉着自在欣悦,想到这些,这幅景象也就益发显得壮丽.  相似文献   
78.
散文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更要从语言形式入手,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与语言这“外”与“内”的关系,把握这一篇文本的学习价值,并获得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在过程中改进学习策略,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9.
唐加文 《今日教育》2014,(11):61-61
再小的野花种子,只要精心呵护,也能开出惊艳的花朵;再小的理想,只要不懈追求,终能闪烁人生的异彩。对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个梦想:梦想中有蓝天、有白云,还有鸟语花香;对于家庭,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个梦想,梦想中有甜蜜、有温馨,还有健康。  相似文献   
80.
秋天的沙蓬     
秋天的沙蓬,是鄂尔多斯原野上永恒的漂泊者、流浪者。谁也无法知道它们这一族类为什么天生具有了这种流浪的本性。一代又一代,流浪复流浪,永远也不知道疲倦。当万木还在秋雨的润泽下重新泛青的时候,它们便已经不再享受阳光雨露,不再吸收大地的营养了。悄悄地脱干了枝叶根茎的水分,然后,在微风的帮助下,抖落掉身上满结的籽实——这些饱满的种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