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王勃之《滕王阁序》是骈文中的佳品,也是一篇旷世奇文,写景状物,笔法万象,述志言情,词约意丰,全文紧扣题目,文脉贯通,且能超脱一般模山范水的骈文窠臼,融入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了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所以能流传千古,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沉醉了多少文学之士。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执著自己的理想追求,不消沉不放弃。物华天宝,人杰地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的高中生写作现状令人担忧。表现为:一是很多高中生不愿意写作,对写作充满恐惧甚至厌恶。笔者现担任我校文学社团的指导老师,经过调查发现每一届很多参加文学社团的学生是"被报名"的,即由班主任指定并强制参加;二是如今学校的写作教学呼声虽高但效率低下。写作教学往往与课文阅读掺杂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语文教材学习的附属品,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作文训练安排在每个专题之后,  相似文献   
13.
秋声瑟瑟,猿鸣规啼,万籁皆有声;欢呼雀跃,垂泪太息,声声皆有情。若没有一丝声音,一切皆静,便不成世界。声音,是生命与活力的见证。如果一篇文章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如何能引读者入生动的意境里去?若能赋予笔下文字以节奏与声音,自会为作文增添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的积累是语文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高考中,古诗文的默写也是重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一直以来,对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考查教是通过默写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背诵是很容易能做到的,然而在考试中因错别字失分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这就给我们古诗文的积累带来了莫大的  相似文献   
15.
正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她就像拨动我心弦的微风般迷人,就像泛着粼粼波光的水面般温情,就像嬉戏在浪花里的鱼儿般自由。她是我生命的寄所,灵魂的港湾,相随左右,伴我成长。我像一只初飞的雏鹰,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俯瞰琅琊山"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四时之景;欣赏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风采。我像颗沉睡的种子,追寻着春天的影踪。《乱世佳人》郝思嘉,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短板。小学生受到思维模式、认知范围、生活环境、思考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在阅读文本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对文章的理解通常要么浅显、片面,要么偏离方向。因此,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挖掘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该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与自我     
正写作是表现自我的,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但是,写作过程中的自我并非自然状态下的自我,也不是被动静止的自我。写作之难,就难在它是一个唤醒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写作魅力之所在。一《滕王阁序》虽已能成诵,最近读之,又有一番新的感悟。其实,这是一篇"跑题"之作。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除了它对美景有"落霞与孤鹜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要靠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日积月累,而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从学生平日里的读书与背诵中开始的。就像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能清晰的记得自已童年时代所经常背诵的诗词与文章,多年后还能真切的感受到诵读带给他们童年的乐趣。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经典的阅读片断与精彩的诗词语句,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相似文献   
19.
<正>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成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诗句都是流传千古的好作品,但却是分别模仿了"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些仿写作  相似文献   
20.
正R·斯根普首先将数学理解分为工具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基于此,有学者又把数学认知理解水平细分成三个层次:操作性理解、关系性理解和迁移性理解.操作性理解是指学生懂得数学的某个事实、技能与概念,了解某个定理,懂得相应技能的操作步骤.关系性理解是指学生对数学的本质与规律及相关联事物有深刻认识,能够在纵向、横向联系中认识数学.迁移性理解是指学生在关系性理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