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197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辩证统一之中。积极纳入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内涵的科普实践,具有突破固定社会分工,利用群众自由时间促进个人生产力发展;突破旧有科学解释框架,培养群众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突破资本化的物质代谢原则,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与社会潜能。  相似文献   
92.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路甬祥于7月20日主持召开我院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会议,研究贯彻中央会议精神。7月21日党组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中央会议精神,学习胡锦涛副主席重要讲话,调整、充实我院解决“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人员,进一步研究具体工作部署。在此基础上,于7月22日上午院党组召开京区单位领导干部大会。会上,路南祥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法轮功”问题的重要讲话、批示和信件的精神,并做了讲话;党组副书记郭传杰传达了胡锦涛同志7月19日的重要讲话;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院…  相似文献   
93.
《学会》2010,(3):F0003-F0003
<正>2010年3月20日,由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和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科学普及与人文精神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科学传播研究、科普创作、青少年科普教育、科普场馆教育等领域的近20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94.
1979年以来,瑞典政府做了特别努力,以促进科学研究与全社会的更好接触。这项工作是由瑞典研究规划与协调委员会(FRN)进行的,该委员会是瑞典研究体系中的一名新伙伴。本文是该委员会信息秘书处领导人对瑞典如何进行科学普及所作的介绍。  相似文献   
95.
96.
重庆市科学普及协会(以下简称甲方)重庆市图书馆(以下简称乙方)为了响应党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科学知识,协商决定一九五六年联合举办科学知识讲座三十次。经协商同意双方担负责任如下:(一)讲题计划双方协商,决定后由甲方按预定讲题邀请主讲人和审查讲稿。讲演内容尽量作到通俗易懂适合初中程度的工人、官兵、干部、市民、妇女、学生等听  相似文献   
97.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足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科学与人文是互助合作,互利互补的关系,不应该有分裂和隔阂,科学的发展要从人文精神中获得教益,而人文的发展也要从科学精神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98.
公众化学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公众化学教育公众化学教育是相对于学校化学教育而言的概念 ,它是化学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 12月 9日 ,江泽民同志在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信中指出 ::“要把科普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切实加强起来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 ,使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过去的公众化学教育工作不尽令人满意 ,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关心这项工作 ,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对社会公众展开化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 1)由于化学跟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99.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科学普及,高校大学生这个年青的群体所具备的各项特质最为契合科学普及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0.
关朝哲 《传媒》2014,(9):66-67
正4月2日-9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刊发报道或评论,对社会上存在的"PX"偏见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思想疏导工作,通过分辨是非、讲明利害、普及科学知识等手段,捍卫了真理,坚守了科学底线,平息了风波,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坚持真理,捍卫科学底线不手软。广东茂名上马一个PX项目,由于思想动员工作没有跟上,导致一些公众"闻PX色变",再加上互联网"百度百科"中有人将原来的"低毒"修改为"剧毒",引发了一些激烈的情绪。为解决这一问题,《人民日报》亮出了思想工作与科学普及之剑,4月2日推出《以更细致工作化解PX焦虑》;4月6日推出近半个版的深度报道《PX,一场特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