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2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称呼的用法受民族传统、社会结构和集团意识的制约,不同群体之间为达到交际的目的,其使用的语言也必须随着社会而发展,适应时代的潮流,遵循时代的特点和特色,本旨在研究传统的俄罗斯明礼貌原则的同时,探讨了俄罗斯常用称呼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2.
不同语言在不同化中的语用差异成为跨化交际中的障碍,从称呼用语、打招呼用语、礼貌用语、介绍、问候、寒暄及告别等方面分辨英、汉语的语用差异有利于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刑事被追诉对象在法典中先后被称为人犯、犯罪嫌疑人。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称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涉嫌犯罪人称呼的引入确立了被追诉对象在程序上无罪的地位,与无罪推定原则相适应。涉嫌犯罪人与犯罪嫌疑人具有不同的法律含义。涉嫌犯罪人的称呼是刑事侦查中证据收集情况的真实反映,具有时代意义,有利于实现无罪推定原则之要义。  相似文献   
14.
郭翠萍 《现代语文》2007,(11):25-26
一、汉语中性别标记不对称的现象 (一)在称呼词上的体现 性别标记的不对称首先表现在对对方身份的称呼上.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长期没有地位,出生后也没有名字,出嫁前随父姓被称为"氏",嫁后再加上夫姓称为"×氏",或者直接冠上夫姓称为"×夫人"或"×太太".  相似文献   
15.
肖宗六 《湖北教育》2004,(19):22-22
我与朱伯石教授相识于1952年秋。他在中原大学结业后,分配来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任教。他早就是知名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学长和老师。但在称呼上,我们很随便。他叫我老肖(他比我年长六岁),我喊他老朱。这种称呼一直到我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他。  相似文献   
16.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称呼语     
恰当使用称呼语是社交活动中首要的礼仪,称呼语可按不同划类标准分出若干不同的类,称呼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些常用称呼语的语义和色彩等的变化上,选择运用称呼语有多方面条件制约,最主要的是根据不同语境选用恰当的称呼语。  相似文献   
18.
袁美惠 《今日教育》2011,(11):63-63
姑娘 这天下午我耷拉着脑袋坐在办公桌前,为自己在排球赛上的表现感到郁闷,心里不停地埋怨自己为什么要紧张.害得我们输得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祥林的嫂子吗?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这一问,乍一听,似乎觉得可笑,毫无道理,但细究,却觉得问出了名堂,颇有缘由。首先,笔者以为,祥林嫂并非是指祥林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中人名及称呼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名称呼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迅对人名有着深切的人生体验,在他的笔名选择及对小说中人物的姓名选定上,体现了他的反封建思想;在对人们交往过程中称呼的描写上,也发掘了其中隐含的尊卑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