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英语、汉语是英汉民族各自的文化产物,因而在语言中必然存在许许多多的反映各自文化特征的文化词及文化负载词。他们所体现的文化空白甚至文化冲突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分析词义时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确切的对等词,从而形成语义空缺。在处理这类词上,通常采用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52.
要在明代中后期历史研究中取得突破,正德十六年皇位空缺时期无疑是最佳切入点。在这一特殊时期,武宗朝遗留的五种政治力量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其中内廷势力和阁臣迅速走向联合,主导了政局,顺利地完成了皇权的移交,其功绩值得肯定。然而他们又与武宗弊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尽管杨廷和等人利用皇位空缺时期构建了明代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文官集团,但在对洪武以来形成的政治危机进行改革的时代要求下,他们作为旧时代的象征退出历史舞台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3.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趋紧密。人们之间的接触、交流也日渐频繁。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成员们,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相互影响,而企在文化领域又是率先有所反映,呈现出隔阂减小、双向影响渐大的趋势。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这是因为语言与文化的双向关系制约着文化空缺,因此,中国式英语亦就应运而生。正确认识中国式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5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空缺现象。本文旨在从翻译的本质出发,探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词义空缺现象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5.
英文阅读图示、空缺与图示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阅读理解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阅读材料主题的先期了解——即“图示”。如果阅读过程中图示出现空缺,理解就会遇到障碍;填补空缺,阅读活动便可顺利完成。语言图示空缺与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中语言认知能力有关;内容图示则影响到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中读者预测、验证和把握阅读材料的主题理解,涉及语言本体意义之外的知识。  相似文献   
56.
余乐 《海外英语》2024,(7):40-42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美丽瑰宝,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实践凝聚而成的宝贵结晶,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无论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互通频繁的中西方交流史上都已经受了广泛的实践与检验。然而,受制于中医语言繁杂的发生学、词汇学和修辞学等特征,中医的外宣都面临着诸如准确翻译、科学传播、伦理标准建设以及定制化宣传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其中空缺词汇的翻译更可谓是“拦路虎”。文章在探析词汇空缺现象出现原因及影响的基础上,尝试从文化翻译的角度为破除中医翻译中的此类顽疾提供更为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7.
世界各民族文化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有限的,个性是丰富的、广泛存在的.多样的个性造就了各民族间灿烂多姿的文化特性,同时也导致了不同文化间饱含文化内涵的文化空缺词的大量涌现.强烈的民族性障碍了跨文化交际中译者的有效性.然而译者并非弱者,而是具有主体创造意识的能动者.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按照源语文化空缺中所蕴涵的艺术动机和美学价值, 以最接近于原著的艺术效果的方式, 消除读者的意义真空, 传达源语空缺词所蕴涵的意义和文化信息,实现译语对源语空缺词的调变与美的顺应.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汉英语中动植物词汇隐喻意义的对比分析。动植物作为自然界的存在,跨越地域,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很容易找到对等词。然而,由于地理、文化、思维、生活方式等等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同一种动植物词汇隐喻意义往往大相径庭,甚至有些动植物词汇存在很多的语义空缺。本文通过分析汉英语中动植物词隐喻意义的异同来探索两种语言中动植物词汇使用的异同,从而更准确的理解和使用另一种语言中的动植物词汇以做到更好的用另一种语言交流或者翻译。  相似文献   
59.
因为人们认知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空缺.本文将词汇空缺分为形态空缺和语义空缺两种,进而从认知角度探讨词汇空缺产生的理据: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认知原型,并用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进行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60.
语言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是人类表达主观思维的工具。语言由词汇构成.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存在偶合、并行、空缺和冲突四大基本特征。本文拟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讨汉英两种语言的这四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