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当代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为三比二。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旗杆套为白色。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新政协筹备会议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在《人  相似文献   
102.
人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即通过教育发展人的主体性、情绪智慧、创新精神和崇高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精神立国的教育使命,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03.
周锐 《现代情报》2006,26(12):212-214
日本在进入新世纪后,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并通过采取完善法律制度、提供管理服务保证、优惠财税政策、促进产学研联动、加强人才培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立国”保障体系。本文对日本“知识产权立国”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105.
俄罗斯帝国盛极而衰的理性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彼得一世末年到亚历山大一世末年是俄罗斯帝国的强盛时期,此后便由盛而衰,直至一朝覆亡。帝国之走向衰落的原因是:靠军事立国,大厦根基不稳;向西方学习,是一种等距离赶超;文化教育落后,缺乏发展后劲;专制官僚制度日益腐败,问题严重积重难返;调节机制不良,后期改革拾级而下。  相似文献   
106.
论秦的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的立国一般认为是秦襄公被封为诸侯时,但从秦的发展来看,秦的立国经历了一个过程。从非子到襄公,秦的实力不断增强,控制的地域不断扩大,到文公时,形成了地域性的秦国。在这个过程中,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治制度,周、秦关系则微妙而复杂,且充满了矛盾和利害冲突,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107.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松坂市的三重中京大学、新城市的新城大谷大学、尼崎市的圣托马斯大学和神户时尚造型大学同时宣布,大学经营陷入困境,将停止招生。如此四所大学在一夜之间倒闭,对历来提倡教育立国,信奉学历神话的日本国民来讲,其造成的震荡不亚于次货风暴中美  相似文献   
108.
陶行知一生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他的教育追求.以教育求民主共和,实现其社会理想,就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而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培养适应民主生活的公民,为在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奠基,则是陶行知献身大众教育的终极目的.欲达此目的.就必须以生活教育取代旧教育和洋教育.其思路就是通过教育的改造实现国民的改造,通过国民的改造实现生活的改造和社会的改造.生活教育理论之价值就在于引领教育改革:让教育回归生活并引领生活,让教育回归社会并引领社会;让教育为培植、增强人的生活力而不是消灭人的生活力服务;让教育为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奠基而不是为个人成为人上人奠基;让教育返回其本真而不再成为政治、经济等的工具或者为个人谋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9.
当代世界经济的运动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势必带来文化的冲突。面对文化冲突的挑战应该采取的对策包括从理论上实现国家文化政策中心的转变,由消极、被动的“文化例外”转向积极、主动的“文化多样性”与在实践中走“文化立国”之路,积极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切实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