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209篇
科学研究   253篇
各国文化   85篇
体育   136篇
综合类   490篇
文化理论   83篇
信息传播   2707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631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1212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364篇
  2010年   1233篇
  2009年   1119篇
  2008年   1258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何谓电视法制访谈节目?简而论之。它是通过演播室访谈或讨论的形式对所展示的法律事件《典型案件》进行法理辨析的一种节目类型。如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元月2日推出的《今日说法》,该栏目遵循“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采取以案说法.百姓参与讨论.并有专家评点的节目样式,深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72.
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化类节目改版。《第十放映室》栏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视率增长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欲望如烟>对"堕民"形象的塑造入手,初步探讨了沈贻炜先生新作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文章指出,作为一部反映清末社会动荡的历史小说,它将历史透镜的聚光点投射到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堕民"身上,对"宏大叙事"模式的突破,成为其个性化叙事得以充分展示的前提,显示出作家在处理历史题材创作时的独到之处;在表现手法上,作家将历史的真实与自我人生的经验与顿悟结合,塑造出一批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达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高度统一.在贱民问题正逐渐被中国人驱逐到历史记忆深处的今天,这部小说的文化含义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4.
许多的成就报道都是按“指标加措施”的模式做出来的,受众感觉在和账房先生核对账目,时效性差,枯燥乏味。近几年,吉安电视台新闻部在成就报道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9月24日晚,鸡西市一位叫白欣阳的女孩到底没能克制住舞蹈的冲动,加入到中心大街边一个跳街舞的方阵。这个大约30人的欢乐团队践踏起的黑色粉尘,很快就让白欣阳脚上那双精致的白色羊皮靴变得面目全非,与此同时,高分贝的音乐湮没了这个街舞方阵跺击地面时应该产生的咚咚回响。白欣阳的母亲说,那其实是在一面大鼓上跳舞。”  相似文献   
76.
吴煜 《视听纵横》2004,(6):49-51
几年前,摄影家焦波用20多年拍摄的6000多张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照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题为《俺爹俺娘》的摄影展后,《俺爹俺娘》的故事一直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那一张张实录俺爹俺娘的照片,也一直震撼着观众,并引起媒体的强烈关注。浙江电视台编导根据这些照片和焦波拍摄照片的平凡又奇特的经历摄制的纪录片《俺爹俺娘》,播出后同样引起极大的反响,得到普遍好评。该片以独到的  相似文献   
77.
尹磊 《视听界》2004,(5):39-39
有情节才有情感从结构上讲,情感类节目应该是一篇记叙文。情感类节目最成功之处就是能打动人,而情绪的感染一定得来自于当事人向观众讲述的故事。所以,叙事是情感类节目中第一位的。观众或喜或悲,或笑或骂,都是他们在听完当事人故事后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其他手段的刻意营造。比如《欢乐伊旬园》的一档节目,当事人在叙述时很煽情,讲话都带有哭腔,可此时她的故事还没有展开,这就给观众一种莫名其妙甚至厌恶的感觉。所以说,真情的流露是铺垫出来的,而不是煽情煽出来的。既然叙事是第一位的,那么所叙之事就一定要有引人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上加倍重视。一个好的选题就是成  相似文献   
78.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美国CBS制片人唐·休伊特首创《6 0分钟》以来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已历 4 0年 ,成为各国电视舆论重镇 ;在中国 ,央视《新闻调查》亦已历 8年 ,是电视纪实文本的重要类型。本文试以《新闻调查》为例 ,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对其语言要素进行分析梳理 ,对诸如栏目定位、选题、调查过程、言语、环境、现场模拟、细节、节目时长、出镜记者等元素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阐释 ,以期在语言层面上对这一类节目有更为明确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79.
新闻报道中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重点报道,被称之为“典型报道”。这是大众传媒所必须承载的“宣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的媒体责任之一。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典型报道”也带有非常“典型”的特点和难度,如何在突出主题的过程中,规避语言表现的“假、大、空”和人物塑造上的“高、大、全”,是“典型报道”一直所面对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技巧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的背后体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媒体如何认知“典型人物”,受众怎样认同“英雄榜样”。2004年5月,笔者作为央视新闻中心报道组成员,跟随中央新闻单位采…  相似文献   
80.
肖一 《新闻爱好者》2005,(10):29-29
近年来,我国新闻报道较之以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背后又反映了什么?本从近年来我国新闻报道叙事结构、叙事主体、叙事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入手,进行分析和思考,发现我国的新闻报道有一种逐渐走出宏大叙事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